释义: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同“同日而论”。
“同日而言”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原文为:“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将为善,则莫若教化,教化莫若诗书。诗书之泽不及世禄之家,必不能重其长利,其继世受封者,不知诗书之泽。同日而语,则世家之与书绅,岂不亦远哉。”意思是今天拿截取长些的剩余的(旧材料),补接那短些的(新的材料),总算把疆界定在五十里上下。要做一件好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实行教化和礼乐的陶冶。要实行教化和礼乐的陶冶,又最好是提倡诗书,因为诗书的陶冶,对那些因袭的世家子弟比没有财产的读书人要有效得多。如果同日而语,那么世家子弟与没有财产的读书人相比,相差得又岂止一筹呢!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在看待问题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同时,不同的人或事物之间存在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此外,“同日而言”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平凡、不起眼的事物,它们可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示。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的人或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发掘它们的潜力和价值。
1、则犯颜逆耳,阿意顺旨,不可同日而言也。
近义词: 同日而语 同年而语 同日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