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目瞪舌强这个成语的出处是《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形容人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它的来源故事是:
东汉末年,有个叫赵温的人,因为没给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送礼,就托人捎话,请司马防多关心一下他的儿子。这话被司马防听见了,他就把赵温请到自己家里,叫他与自己和儿子一块儿吃饭。饭吃到中间时,司马防的随从端上一盘枣儿来,司马防随手抓了几颗,放到嘴里。接着又从中间拨下几个放到赵温的碟中。赵温接枣时,却猛地吃了一惊,觉得眼发花,腿发软,全身颤抖不止。旁边的司马朗奇怪地问:“老人家年岁已高,牙齿不灵,您是长辈,为何这样害怕?”赵温涨红了脸说:“我是没齿不忘的。”他惊恐万状地说,“吃您几颗枣儿,何必这样小气呢?我家主人把我请来作客,这枣儿也不是你司马家自己树上结的,您今天一定要教我知道:当今世上谁在办事?天下将乱到什么地步?要不我就要变成白痴了!”司马防见赵温听了他的几句话就吓得目瞪舌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目瞪舌强”或“目瞪口呆”来形容人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