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食古不化,源自《聊斋志异·续黄粱》中的一句话:“余性钝,不善学,读《文选》,十余年犹自如也,而讲求辞章,则久始有得,每自叹对于古人,如水投石,得石而失水也,不食古,不化又何怪乎?”意思是“对古代遗文典籍学得不深不透,不能变通运用”。
食古不化的故事可以概括为一位学者对古代典籍的生硬照搬,不懂变通,而不理解作者真实意图。故事中的主人公,原本是个非常优秀的学子,但自从喜欢上古代典籍后,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他整日研究古籍,对新的思想和事物都缺乏了解和接触。结果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失败,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古代典籍是必要的,但必须学会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或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就会食古不化。
1、读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容易食古不化。
2、也许是我食古不化,但是我不认为这对我们有益。
3、他是个食古不化的顽固分子。
4、历史固然可以为鑑,但是如果不考虑时空条件的差异,就是食古不化。
5、在求新求变的潮流中,我们绝不能刻舟求剑,食古不化。
6、我们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食古不化。
7、读古书要求甚解,不能食古不化,引喻失义。
8、食古不化的人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9、这个人很古板,食古不化。
10、爷爷是个食古不化的人。
近义词: 一成不变 墨守成规 冥顽不灵 照本宣科 不求甚解 抱残守缺 生吞活剥 刻舟求剑 顽固不化 泥古不化 食而不化 胶柱鼓瑟
反义词: 推陈出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