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教之教,读音为:[bù jiào zhī jiào]。
释义为:不需要专门进行的教诲,却能给人以深刻感动的启示作用。
出处:《荀子·修身》:“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
歇后语:孟母三迁——不教之教。
故事:春秋时,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守寡。孟母为了拉扯儿子,操持家务,日夜劳碌。穷困的家庭买不起太多的东西。为了维持生计,她白天在海边种地,晚上替人家缝衣服,手脚十分勤劳。当她干完活回到家,已经感到很疲劳了,但仍十分关心孩子的教育。开始的时候,她总是认真地讲清自己和小儿的优点。这样不仅给儿子指出与他人相处的准则,又用具体的孩子的情况对儿子的优点予以客观的赞扬。不久以后,儿子的毛病很多就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成了被人耻笑的小偷,甚至有一次被人发现,打伤了,倒在街头不能动弹。这时孟母已经认识到严父力不能化之子的重要性了。所以当夜静之后,她就一个人悲伤地痛哭起来。伤心一阵后,孟母毅然把儿子从小的故事和缺点全部详细告诉儿子的小师傅宋容夫,请求严加管教。第二天宋容夫如法炮制去责备孩子,果然也使儿子逐渐收敛了许多。可见“教者必以正”对于帮助矫正儿童坏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久孟母带着他到墓地边居住,并且为孟轲买了一把上好菜刀和一把木锹。从此以后,孟母再也不让孟轲去偷东西了。孟轲也改掉了偷东西的坏毛病。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孟母的这种做法就是一种“不教之教”,它比正式的“教”更具有启发性、感染力和熏陶作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朴素的传统,这对我们是不教之教。
1、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朴素的传统,这对我们是不教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