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德薄才疏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后汉书·班彪列传》,讲的是班彪的子女不争气,让班彪十分失望的故事。班彪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女儿就是后来汉赋大家班昭。班彪自己也是有才华的人,可他的子女都不如他的才华,所以他自谦为德薄才疏。于是就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不培养子女,让他们自己出去学习文化,多读书。他常常对妻子任氏说:“我唯恐我死后,你们孩子不能以学问自托,找不到好的人家。”所以在他死时班昭才十四岁。班彪去世后,家中老小依靠哥哥班嗣的照应。班嗣一边服侍年幼的侄子侄女,一边好生劝诫,勤学不倦。他的所作所为践行了父亲的遗愿,也算是有德有才之人了。班昭将兄长的这些作为和心愿全都记录下来。这表明自己父兄有德有才,“德薄才疏”原是对自己自谦的表露,因为这一说法至今还常被人沿用下来。
此外,刘知几在其史学著作《史通》中谈到自己对于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立场也曾经自我解嘲:“嗟乎小子,德薄才疏,既承润泽之涂,遂窃显荣之路。”此处意思则为德行不足,能力不高的人却在有利条件下得到好结果或得到了荣耀之后觉得不足以。这也许是后人用德薄才疏这一成语含义之一变而为对自己谦虚表露的原因之一吧。
总而言之,“德薄才疏”的出处本就是班彪自谦的说法,这个成语形容人品德低劣,缺乏修养;或者形容人才干很有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德薄才疏”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多指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与做某事的要求相差甚远,多用作反省自谦之词。
近义词: 才疏学浅 德薄能鲜
反义词: 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