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天地间布满荆棘,比喻世途或处境艰难。
天荆地棘,读音为:[tiān jīng dì jí]。
释义荆、棘:两种灌木。古时称生长在荆山一带的草称为荆,称生长在棘林一带的草称为棘。原意是说,在荆山一带丛生的野草刺密密麻麻,叫人无法行走。形容困难环境,现在多用来指艰险的环境。
成语故事:晋代的袁宏自幼丧父,但他勤学好问,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就经常到人家借。 有一年,袁宏的母亲因患疾病要到永嘉去探望,为了给母亲治病,他乘着农夫的简陋的车出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行程,他终于把母亲送到了永嘉。可是当他返回时,路过荆州时却迷了路。这时天色已晚,正巧碰到一个农夫。袁宏急忙走上前去施礼问路。农夫见他穿戴不整,就怀疑他是来偷东西的盗贼,便冷冷地说:“当今是天荆地棘的时候,你应该找不出正确的道路。”但袁宏坦然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后,那个农夫才把他领到正确的路上。
天荆地棘后被用为典故和成语。它形容处境艰难险阻。后来还引申为人们赞美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如王光英在他的自传中说:“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此一时彼一时,不知“地荆”何年何时结束,“天颜一开颜”。今天面对这些新难题“犹荆”。还觉得应天而上斩断这些无名的天荆,“百二河山”才能“重归”我辈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