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祸起萧墙,原指祸乱发生在家里,后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意思是“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季平子掌管着鲁国的政权,而他的家臣颛臾,是一个比较小的邦国。孔子认为,季平子的所作所为已经引发了内部的忧虑,祸乱可能很快就会发生。他提醒弟子们要警惕这种内部矛盾,不要被表面的和平所迷惑。
祸起萧墙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关注内部矛盾,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要关注内部矛盾,及时化解,才能保持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
1、一大家人个个心怀异志,终于祸起萧墙,发生财产纠纷。
2、封建时代,祸起萧墙的事时有发生。
近义词: 同室操戈 兄弟阋墙 萧墙之祸 季孙之忧 尺布斗粟 衅起萧墙
反义词: 兵临城下,敌国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