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受,授。
计功受赏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计功割地,封韩信,信权功与高祖无异。此其可也。”
这个成语的故事是: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后,建立了汉朝。他按照功劳的大小来赏赐给部下功臣。其中有三位功臣,被封为列侯,韩信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两位功臣张苍和萧何都封了地,只有韩信要求官,说他的功劳和萧何等人差不多,应该做官。刘邦听了,心里不大高兴,但最终还是按韩信的功劳大小,给他少量的土地。然而张苍、萧何的封地坐落在关外,而韩信却想把自己的封地和家乡留在关中,这个要求遭到高祖的拒绝。因此韩信感到自己的功劳很大而赏赐的不公平,愤愤不平,所以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吕后采用了萧何的建议,派人通知韩信去京城。韩信如期入朝,他见群臣竟相给吕后祝贺,不明就里,还暗自高兴。不料,吕后竟将他骗入宫中,武士反绑双臂,将他斩首。全城百姓拍手称快。汉高祖对刘盈说:“我封你为代王把原来的关外地盘都给了你的几个叔叔。”刘盈应允。几天后韩信的首级被悬挂在杜邮(秦时称秦宫苑牧畜之舍)。随后群臣遵旨把平叛的有关情况详细回报给高祖和吕后听。高祖说:“我自己也有错。”后来萧何解释说:“韩信多次为刘邦打仗立战功而不思进取满足现状。若非陛下巧用计谋把他调到楚地当相国,恐怕早已成别人的俘虏了。”刘邦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说:“一代名将终于为我所灭了。”刘邦封赏有功之臣的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行事的决策能力其实质则是背负着有妇人之仁和轻诺寡信的历史包袱与风险而使得刘邦在大汉初建时期、他并未拥有李世民一样的生杀大权之雄厚政治资本及机会资本的前提下不慎而行其错误的一步“道义”,也为刘邦最终错杀韩信留下了致命隐患与不必要历史悲剧色彩和可能悲惨后果的影响!
因此,计功受赏成语的故事启示我们: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认真总结每一次经验,及时奖励每一次成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长沙、成都,鲁、卫之密,国之亲亲,与明公计功受赏,尚不自先。
◎《晋书·齐王冏传》
1、长沙、成都,鲁、卫之密,国之亲亲,与明公计功受赏,尚不自先。 ◎《晋书·齐王冏传》
近义词: 按劳取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