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语大全

东山再起的意思 东山再起出处及释义

【导读】成语东山再起的拼音,dōng shān zài qǐ,东山再起的意思: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想了解东山再起出处、东山再起成语接龙、东山再起如何造句在学汉字网学习。 * 更新时间:2023年
成语东山再起释义

东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重新得势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东山再起成语的故事源于东晋名士谢安。谢安在隐退的东山再度出仕,再次展示其才能和领导能力,被传为千古佳话。这个故事后来用来形容失势后再度恢复起势,或者失败后重新崛起。

谢安出身于著名的陈郡谢氏家族,家族中曾有多人担任高官。谢安年轻时喜欢游山玩水,不曾想他玩的时候把脚给伤了,只好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他时常和王羲之、孙绰等名士集会,有时吟诗作对,有时游山玩水,过得十分自在。

当时的谢氏家族中,谢万的才能最为突出。然而谢万生性怯懦,不能自保,多次被贬官。于是谢安为了家族的利益决定出仕,他先被征为官府的掾吏,不久就担任了桓温的司马。

谢安以不汲汲于名利而远避时政,在显贵大臣的权位之争中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而著称。然而谢安并不满足于这种生活,他胸怀大志,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符坚率领百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吞并东晋王朝。东晋王朝在京口重建政权,任命谢安为征讨大都督,率兵抵御前秦军队。谢安临危不惧,派自己的弟弟谢石和侄子谢玄等带领大约八万人马前往抵御前秦大军。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和外交活动,东晋王朝转危为安。而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战争胜利后,因谢安事母、孝顺,并且弟弟谢石、谢玄都已分别执掌了朝政和军政大权,此时“北府兵”名震天下之时,他才完全执掌了朝政大权。这时距他初次出仕做官已经整整二十年过去了。因此人们赞颂说:东山再起!谢安隐退的东山就是今天江苏南京钟山。

这就是东山再起成语故事的由来,它通常用来形容失势后再度恢复起势,或者失败后重新崛起。

“东山再起”成语示例

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

“东山再起”成语造句

1、失败了,只要不灰心丧气,一切从头开始,重整旗鼓,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2、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妄图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成语故事

东晋时的谢安是陈郡阳夏人,出身士族,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但是他情愿隐居在东山,也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辞官隐退了。

公元383年八月,前秦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浩浩荡荡的队伍直往南方前进,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就到达了项城,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

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听到这个消息,都发慌了。晋朝军民都不愿意让江南沦陷在前秦手里,盼望谢安拿主意,于是孝武帝派人到东山请他出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面对国家危机存亡之时,谢安没有推托。

谢安心里明白,现在不能与苻坚硬拼,只有精心排兵布阵,想出一个好办法,才能以少胜多。他好不容易调集了八万人马到达前线,跟苻坚的百万大军对战。谢阁老虽然心里有数,但面对双方实力悬殊的现实情况,他心里也忍不住发虚,不过谢阁老表面很镇静,上上下下也就稳定了许多,没有乱套。两边人马在淝水开战了,谢阁老稳坐东山跟人下棋,最后关键时刻才摆出了他的“八卦阵”。后来,淝水的敌人在疑心之下果真中计,被东晋的八万人马打得大败而逃。

淝水一仗,解除了东晋的危机,谢阁老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谢安之前长期隐居在东山,到了四十多岁他才重新出来做官。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成语解读】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成语心得】小朋友,如果我们失败了,只要不灰心,一切从头开始,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东山再起”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卷土重来 大张旗鼓 死灰复燃 重整旗鼓 借尸还魂 重振旗鼓 东山复起 死灰复然 重作冯妇 卷土而来 出山小草

反义词: 灰飞烟灭,一蹶不振,销声匿迹,一败涂地,一去不返,过眼烟云,冰消瓦解,风流云散,挂冠而去,东山高卧,买田阳羡,角巾私第

“东山再起”成语接龙「qǐ」

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