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
遗恩余烈,读音为:[yí ēn yú liè]。
成语故事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孝和皇帝纪》东汉永元十三年,车骑将军邓骘阴谋立慎陵园侯刘畅之妹为后,阴谋泄露后被杀害。次年正月,外戚孙程等十八人造反,杀了邓氏子弟,迎立刘肇即位,是为汉顺帝。这些宦官出身贫贱,他们能飞黄腾达,全靠刘肇的父皇汉和帝刘肇的遗恩余烈。后人用“遗恩余烈”指前人留下的恩德功业。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是:
东汉和帝时,宦官专权,制造党狱,横征暴敛,致使百姓吃草根、树皮。汉和帝心地善良,听政以来,不声不响微服出巡体察民情。来到京师西苑,见到一片荒凉景象,非常难过。跟随他出来的侍卫和宫女们也都落下泪来。 这时恰好有人向他禀告丧葬之事。他命那人继续讲明。他发现外出为民除害、清理各种积案的人竟然没有供奉功绩赏赐升官的地方,不免有感而叹息说:“民间疾苦都写在脸上呢!我不曾放一箭,清白做人了十八年,这都是前人的遗恩余烈呀。”后人便引申为“遗恩余烈”这则成语。
近义词: 遗恩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