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到成语的故事主要涉及一位名叫陈康肃公的人,他非常喜欢读书,并在读书时做到了眼到、口到和心到。以下是故事的具体内容:
有一天,陈康肃公照例端坐在书斋中读书。他读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只听有人从他窗外走过,而且还故意弄出了一些声响。但陈康肃公像是没听见一样,依然专注于书本。他的仆人想要提醒他,但又怕打扰到他读书,于是就轻手轻脚地去厨房忙别的事情了。
过了一会儿,陈康肃公的脸上露出微笑,好像读到什么好笑的地方。这时又有人从窗外走过,而且脚步很重,声音很响。但陈康肃公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停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仆人很好奇,就悄悄地走进来看看他到底在读什么书,这么入迷。
当她走近陈康肃公的时候,看到他手里拿着一本书,但眼睛却看着窗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她看到这个情景,感到非常奇怪,就问道:“老爷,您在读什么书呀?这么入迷。”
陈康肃公回答说:“这是朱子的《四书》。”
仆人又问:“那您为什么一直在看着窗外呢?”
陈康肃公解释说:“我是在心到、口到、眼到地读书。虽然我现在看到窗外的这个人打断了我的读书,但是我还没有做到眼到。所以我要继续读书。”
仆人听了之后非常感动,于是就回到厨房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其他的仆人。大家都非常敬佩陈康肃公的勤奋好学和专注的精神。从那以后,“读书三到”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读书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口念、用心记、全神贯注的读书方式。
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记忆知识。这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习惯。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同时也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定时复习、反复阅读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