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和谬误的作文(真理与谬误作文600字)
1.真理与谬误作文600字
思想l:真理与谬误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真理是相对的,只是一定条件、范围和某一发展阶段上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阐释: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这话算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的形象说法。“民主”少一点,便成了“民王”。尽管只是“差之毫厘”,但二者的意义却“谬以千里”。真理是有条件的,只在一定范围内才存在。如果不讲条件,超越范围,那真理就成了谬误。“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车好,马跑得快,就会不断接近目标,这看起来是一个真理,但有个条件,必须是在同一方向上,如果方向相反,条件不够,真理也就成为谬误了。
思想2:普遍认同不一定就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阐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普遍认同也可能是普遍的错误。达尔文之献谁相信人是猴子变的呢?都以为人是高贵的,是上帝造的。哥白尼之前,有谁不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都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弗洛伊德之前,有谁会以为自己内心的一切源于“丑恶”的性呢?都以为自己是高尚的。事实证明,这三次普遍认同的不是真理。相反倒是少数的人类思想的先行者在用真理挑战人类不必要的自尊。
2.求关于 "错误与真理" 的作文材料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错误。可最让我忘不了的是二年级数学考试犯的错误。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数学老师——曾老师抱着试卷走进了教室。刚跨进门口就说:“这此考试考得不大理想,试卷发下去自己看一看。”听了这句话,我的心忐忑不安,组长走到我面前,我知道,灾难来临,但又不能不去拿这张灾难试卷。我双手发抖,紧紧张张地接过组长递给我的试卷。幸好组长没有看我的分数,因为我只有63.5分。“70分以下的人站起来。”这句话从曾老师的口中说出。我想:这下惨了,多丢面子呀!同学们纷纷站了起来,我还在问自己:“站起来吗?”最后我决定不站起来。下课后,我的心好像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我的好朋友方盈问我:“我考95分,你考几分?”我吞吞吐吐地说:“我……考……63.5……分。”“哎呀!”她愣住了,“我还以为你考比我多分呢!”我低着头。她又问:“老师说70分以下的人站起来怎么不见你?”我说:“我怕……怕……”“怕什么,如果你不站起来,你就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呀!难道你想作一个不诚实的孩子吗?快去跟老师说。”第三节课后,我到了曾老师的办公室,对曾老师说:“老师,您上课时说70分站起来时我没有站起来。您可以原谅我么?”老师亲切地对我说:“当你跨出这个办公室门口,你一定会发现。”当我跨出办公室门口,我觉得那块大石头已经离开了我,我轻松多了。
从这件事,我知道了:诚实不可缺,能够改正的精神更不可没。
3.谁有关于质疑的作文
学贵质疑
人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用之于我们的事业。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际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就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得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种精神。如今,历史的年轮已转过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要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