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感动的爱情读后感(感人的爱情诗读后感加急)800字)
1.感人的爱情诗 读后感(加急)800字
我真的这样想我想拥抱你现在,我的右手搭在我的左肩上我的左手搭在了我的右肩上我只想拥抱你,我想着下巴就垂到胸前现在,你就站在我眼前我多想拥抱你迫切地紧紧地拥抱你我这样想我的双手就紧紧地抱住了我的双肩 在人类的诸多情感中,爱情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关于爱情是一个咏唱不衰的话题,在古今中外的诗人中,无不例外地都涉及到爱情诗,正如智利诗人聂鲁达所言,一个诗人不写爱情,会让人不可理解。
关于爱情诗,更是历代诗人诗歌创作的精神动力,无论是《诗经》里的《关雎》,还是世界上著名的诗人;如白郎宁夫人的爱情十四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普希金、叶赛宁、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爱情诗多为后人引用、背诵,他们所创作的爱情诗的影响力可见有着多么的广泛、久远和深刻啊。 人这一生不能没有爱,也不能没有爱情,无论是甜蜜还是苦涩,哪怕是让爱折磨得遍体鳞伤,还是甘甜如蜜,爱情依然让人们追崇,令人愉悦。
爱情,在世俗里圣洁,又在圣洁里世俗,爱情有时候犹如一枚无法抵挡的飞箭,能穿透彼此的心,这就是传说中的丘比特的爱情神箭吧。 那些有序的爱情依然像箭一样快捷,又像酒一样酿的缓慢,爱情诗就是久酿的美酒,是爱情的果实,是纯真的情感叙述,是值得回味的汁液。
谈到爱情诗,有人总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甚至带有极高的社会的、道义的,伦理的标准来读情诗,其实这都是对情诗的偏见甚至是狭义的读解。 我们说情诗是超越了现实,跨越时空,又来自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就在于情诗的纯情性和唯美性,纯真的爱情是一种美,一个人只有具有了纯真的爱,才能写出纯美的诗。
那么,我们在欣赏一首优美的情诗的时候,不必去在乎情诗里所表达的情感是来自婚情的还是非婚情的,还是有感而发的,只要你感觉到是一首好的情诗,只要能给你带来美好的享受,你就该好好的享有她。 情诗的流向或欣赏,更多的是我们应该先抛开爱情、婚姻的社会因素,诸如社会环境、世界观、教养、价值观等,去唯美地来欣赏一首情诗,这才是读者读情诗所应具有的最高境界。
情诗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更注重的是相爱的人的情投意合、两情相悦,只有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了,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一个朝思暮想,见异思迁,感情非专一的诗人,让情感泛滥之人,他或她永远也写不出感人肺腑,甚至痛彻心扉,燃烧着浓浓烈火的爱情诗的。爱情诗更是爱与被爱接受与被接受的一种心灵互动的产物,将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凝结成文字,才具有感人的力量。
我曾想,为什么当今一些年轻人也能写出感人而新鲜的情诗,恐怕和其于情网中的感情真实袒露有关联。甚至我发现在如今兴起的博客里,不乏也有着大量酷爱情诗写作的博客诗人,他们的情诗之所以感人,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真真切地爱过,甚至经历过爱的“折磨”,真情地投入过爱的怀抱,无论这份爱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他们毕竟一起愉悦过,痛苦过,哀伤过,只有具有着良好心灵的诗人,只有具有良好情感的诗人,他们才能写出动人的诗篇,任何的虚假缺乏真正的爱情,自然也就没有真正的爱情诗,博客里的“爱情诗人”亦然。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情诗里依然存在鱼龙混杂,存在着鱼目混珠,存在着虚假与感情欺骗,存在着令人厌恶的抄袭与篡改,存在着极为可怕的“邪恶”甚至“丑陋”的情调,这些都是令人鄙视之的行为。 我们说情诗有时候又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喜悦和阵痛并不为过,当你爱一个人爱到一定深度之后便是痛,有时甚至是一种绝望的倾诉,真爱有时候是心灵深处痛与愉悦的混合体,往往一个人错过爱的季节或者错过爱的人,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譬如陆苏的这首《绝望》就是一首带着极具痛苦情绪的情诗,诗中写道:爱到耳聋聋如响雷多大的动静都不会让我惊慌爱到眼瞎瞎如黑夜多少盏灯都不能帮我想象天明爱到你终于赶到时我刚好错过 情诗固有的特征首先要有情,而情来自感,因感而生情,因情而发,这就是情诗的本意。
长期以来,特别是“文革”期间的一些诗,谈到情也只能是革命之情,爱国之情,谁要是谈爱情,那就是小资情调,登不得大雅之堂。
2.《可可西里》最感人片段的观后感
《可可西里》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可可西里》。
刚开始,觉得没什麽好的, 但在影厅的这90分钟,我被深深震撼了。由陆川导演的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在可可西里。这是一部反映历险的故事片,它通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过程,讲述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抗争,而关于这个话题,则是个世界性的。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资料说,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在前后五年多的时间中,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我觉得《可可西里》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真实。特别是刘栋陷入流沙的镜头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影片中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奈,人们不知何时何地会面临生死离别…… 整部影片像一则新闻报道,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从他们八个人进山,到只有四个人活着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跟盗猎分子作战,跟环境作战,跟贫穷作战……荒凉的无人区,屠杀藏羚羊的场景,残酷的自然环境,凶残的猎杀藏羚羊的杀手……关于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影片都像一部记录片一样真实而不加修饰地记录了下来。生命!!! 藏羚羊的生命,人的生命。世界上有多少生命!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看过这部电影后,让我有了感悟。想想,为什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是人类的捕杀。现今,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思考。的确,人的生命是宝贵的,难道动物的生命低贱吗?每当想起影片中保护藏羚羊的情节时,都让我感动。
这部影片不仅让我长了见识,还让我知道了生命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