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的教学反思(通用14篇)9-17-26
简介:感谢网友“校盼晴”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日的教学反思(共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才700多字。全文从叙事详略的角度来看,文章第一节的“赛龙舟”是详写,第二节的“捉鸭子”是略写。所以,第一节是教学的重点。
为了适应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这课的教学改成了旅游课。在课堂上,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积极配合。文章的重点是“赛龙舟”的场面,要求学生体会文中动作描写的作用,学习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实写、虚写结合的写法。我在教学中将这一块讲得仓促了些,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到位。
重新站上讲台,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学校里上公开课,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在一番对课文和相关资料的细致研读后,大致的教学思路逐渐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但要上好课显然不宜面面俱到。本着“一课一得”的有效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学习精彩的场景描写”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
临到上课时,教室后面坐着的一排老师让我的学生们多少有些紧张,我自觉准备还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励他们。整节课基本上顺利地按计划进行,也基本达到我所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课还没上完,我已经有了遗憾之感。因为临场发挥的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交流讨论场景鉴赏和实践场景描写两个板块完成得比较仓促,未能达到应有的程度和水平。
现在想来,这些应该算是我对自己的教学所做的最原生态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听了各位前辈和同仁的评价之后开始的。他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给了我很多切实有力、极富启发性的指点。我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语文课应该实现内容的深化理解。孔子有言:“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想,为人、为文固然要追求文质兼美,上课也应该以此为旨归。而我这节课在处理内容和形式时有些偏颇,执着于穷尽对描写手法的鉴赏,而对课文本身的核心内容有所忽略。《端午日》中流动的是浓郁的"湘西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我却未能加以强化,这是一处不容忽视的败笔。另有,在PPT的制作上也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多配的动画图片有点喧宾夺主。
第二,语文课应该实现方法的落实掌握。本课中,我着重以《端午日》的场景描写为例子,系统地总结了文中所体现的各种描写方法。遗憾的是,我在讲授这个环节时没有进行强化总结,这使得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流于仓促和浮泛,对这几种描写方法的认知不够扎实。在随后的对“追鸭竞赛”的场景描写中,有的学生就没有能够有意识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练习。
第三,语文课必须重视语文特有的感悟体验。在本课中,我在强化方法的指导的同时,弱化了对朗读的要求。我想,语文课要有明晰的方法指导,更要有朗读感悟,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上课时当把二者有机结合,以理解促进朗读,用朗读体现理解。
再次回望开公开课的前前后后,感受最深的是那种无形的压力,然而也深知这些压力正是成长的契机。我想,也只有在不断的历练与反思中才能不断地成长吧。
篇2: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是我国由来已久、家喻户晓的民众的节日。全文仅用700字,就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划船竞赛和赶鸭竞赛的生动场面。
引导学生学完这篇课文,我也从湘西人民的质朴生活中体会到很多。沈从文是一位草根作家,他自学成才却能成为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人之一,他在小说《边城》中,为人们展示了湘西婚丧嫁娶、端午节龙舟竞赛等有特有的风俗画、人情画,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充分显示了他的语言功底。
导入新课,学生在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时说出了五一节、国庆节、圣诞节等,我及时予以了纠正。令我比较欣喜的是我们班的严春同学竟然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情人节,而且强调了是七夕,让我不得不仰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视野看来比较开阔,在后来的抢答中也得到了体现。
篇3: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才700多字。
全文从叙事详略的角度来看,文章第一节的“赛龙舟”是详写,第二节的“捉鸭子”是略写。所以,第一节是教学的重点。
为了适应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这课的教学改成了旅游课。在课堂上,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积极配合。文章的重点是“赛龙舟”的场面,要求学生体会文中动作描写的作用,学习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实写、虚写结合的写法。我在教学中将这一块讲得仓促了些,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到位。
篇4: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篇体现民俗风情的课文,我是从中国传统节日导入,分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和思考探究几部分布局的。整体感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所写的人、时、地、事;精读课文则是让学生具体体会节日的气氛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分了赛龙舟和捉鸭子两个场面;思考探究是以韩国“申遗”为话题,激发学生珍惜和保护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课老师的点评,我发现自己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没有很好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主要原因在于,我作为执教者,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子上。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的应该是适时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并要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加以点评或是深入讲解。而要做到这点,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我来说,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以及向有经验的教师多多学习的。其次是犯了一个错误,对思考探究部分韩国“申遗”问题理解错误,导致引导学生思考时产生偏差。这点是以后一定要避免的,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所教知识点。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进的。
看到一位同行在中间环节作如下设计:1。请一位同学读描写赛龙舟的语段。2。同学交流听后对赛龙舟的感受。3。抓住词句,找找这种感受从何而来。课堂上,学生对于谈感受很积极,谈得也很到位,比如热烈、紧张、激烈、热闹等。还有一个学生说感受到很快乐,这让我有点意外,但一想也对啊,竞争的快乐,合作的.快乐,参与的快乐……当我请他们结合课文具体谈谈的时候,学生们不约而同的静了下来。他们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如何得到的,即便有的学生知道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我建议“有谁愿意把你觉得有感受却又说不上原因的句子念一遍,大家一起来思考思考”,有学生读了“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为什么会想起水战呢?”“由某物想到某物,这叫什么啊?”……在师生问答中,得到了第一个答案:合理联想,虚实结合。学生的思维仿佛就此打开,多种角度描写、动作外貌描写、正面侧面描写也慢慢得“浮出海面”。作业是仿写捉鸭子的场面。
虽然这节课容量不大,虽然连我设计的“拓展延伸”都不及开始,下课铃声就响起了,但我觉得基本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有那么点“教语文”的意思。“一是发掘每一篇课文独特的‘语文价值’,二是追求知识基础上的能力、现象背后的规律、‘然’以外的‘所以然’。”
教学固然不能忘记知识和技能两个目标维度,但设计中也可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侧重点不同而已。无须自责。相互勉励。
篇5: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节课是由实习老师上的。在上课前看了看实习老师的教案,发现她的教案缺乏板块性,而且问题比较琐碎,帮助她重新确定了教学板块后,整个教学设计基本上达到了常规水准,但是在问题设计方面我并没有发现过于明显的亮点,只是可以保证实习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完成这些教学任务。
在上课的过程中,亮点出现了。当老师抛出一个情境设计:让学生担任现场解说员,根据文中对赛龙舟场景的描写,组织一段解说词。
如果今天是我在上课的话,我可能不会让学生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因为去年我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使用了这一设计,但是学生在解说的时候变现并不是很突出,语言词汇比较贫乏,而且学生过于依赖书本,并没有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但是今天,我却在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平时我所教的这些学生在解说的时候表现非常突出,而且其中有几位学生表现异常抢眼,完全打破了他们在我脑中的常规印象。这个时候我非常庆幸当初我在看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并没有向实习老师提供我以前的惨痛经验,现在才能感受到学生们潜在的魅力。
同时也让我认识到有时候并不是我的设计存在本质上缺点,而是没有在正确的环境中使用,这也让我清晰地了解到“因材施教”的深沉性。
篇6:课文《端午日》教学反思
课文《端午日》教学反思
《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 专题。了解斑斓多彩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对作者如何表现这一节日进行分析、学习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情节描写具体、而且热闹,可以使我们了解到湘西一带过端午的气氛。本课我们就以学习场面描写为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步: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生从这一遍的朗读中了解文章的内容。读通文章之后,独立思考:文中记叙了湘西人民的端午日有哪些风俗?第二步:重点阅读文中的两个场面,并进行赏析。这部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到结论。第三步:学生口头作文,完成作业。
遗憾一: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在时间的把握上,我可以安排得更合理,使教学程序进程更流畅。课堂前半部分的教学时间可再做压缩。这样,有利于最后一部分“拓展与伸延”有充分的时间进一步渲染爱国热情,对学生强化情感熏陶。
遗憾二:教学课件制作存在瑕疵。一是教学中课件的展示出现小卡壳。这个原因在于我不够细心,过于想当然。自以为课件自己一手制作、修改,已完全熟悉;课前也已拷贝好,能打开放映。却不料一张张展示操作时出现卡壳。
遗憾三:过于注重课堂生成,对课前预设不够,致使课堂教学呈现不完美。如“场面练写”的展示、评说;如“拓展延伸”的评议;如教学语言的呈现等等。
篇7:端午日反思
导入新课,学生在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时说出了五一节、国庆节、圣诞节等,我及时予以了纠正。令我比较欣喜的是我们班的严春同学竟然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情人节,而且强调了是七夕,让我不得不仰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视野看来比较开阔,在后来的抢答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授课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赛龙舟的热烈场面上,通过课件的展示,图片上的人物动作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场面描写的内涵。
同时,在课文拓展这一块,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选定赛龙舟中的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鼓手,浆手,群众……),用一段话有针对性的向大家介绍自己在竞赛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这一类的活动学生很有积极性,主动举手踊跃发言,我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但在向学生传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两种表现手法时,我感到力不从心,在教学中也将这一块讲得仓促了些,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到位。同时,由于第一次使用了多媒体,在课件的制作上也不是太完善。
篇8:端午日反思
《端午日》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的文章,属于“民俗风情” 专题。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主题,按时间顺序写了争看划船——竟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表现了茶山同人同庆端午的风俗,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教学的重点放在“争先划船”的品读和领悟上,既做到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不忘让学生局部咀嚼品味,教学成效显。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利用与教材相关的资源,如让学生在课外了解当地端午风俗,把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生活沟通起来,使课堂呈现开放状态,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不足之处:对场面描写这个难点突破上稍欠深入,使得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流于仓促,对这几种描写方法的认知不够扎实。在随后的对“追鸭竞赛”的场景描写中,有的学生就没有能够有意识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练习。
篇9:端午日反思
语文课应该实现方法的落实掌握。本课中,我着重以《端午日》的场景描写为例子,系统地总结了文中所体现的各种描写方法。遗憾的是,我在讲授这个环节时没有进行强化总结,这使得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流于仓促和浮泛,对这几种描写方法的认知不够扎实。在随后的对“追鸭竞赛”的场景描写中,有的学生就没有能够有意识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练习。
语文课必须重视语文特有的感悟体验。在本课中,我在强化方法的指导的同时,弱化了对朗读的要求。我想,语文课要有明晰的方法指导,更要有朗读感悟,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上课时当把二者有机结合,以理解促进朗读,用朗读体现理解。
再次回望开公开课的前前后后,感受最深的是那种无形的压力,然而也深知这些压力正是成长的契机。我想,也只有在不断的历练与反思中才能不断地成长吧。
篇10: 端午日教后反思
正值繁忙的期中考试,忽然接到通知,要求星期五讲一节公开课,不禁有些紧张,因为这两天期中考试监考和改卷安排的非常满,甚至晚上还要加班改卷,哪里有时间备课?领导要求排除万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挤时间准备啦!
所幸周五时间安排的很充分,安排在上午第四节讲课,所以前三节还有很多时间准备,倒也比较从容。
《端午日》的整体设计重点是突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和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优秀品质。由于五班同学配合的比较好,所以基本上完成了学习目标。
我初步设计多读课文,指导朗读,示范朗读,听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出色的朗读体会文章要点、感情,以读促悟,增强理解。课堂上由于指令不明确,废话太多,导致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够充分,正像专家说的那样,教学用语不够简洁,充分压缩教师讲话的时间,引导启发迟迟不到位,结果学生读课文的时间有所减少,虽然有大幅度的展开,仍然不够充分。
对于场面描写的教学,我的引导和启发比较充分,基本上让学生体会和总结出了场面描写的.方法,然而由于时间不够,所布置的写捉鸭子的场面的任务只好放到课下去完成。正像专家说的一样,场面描写没有真正完全的掌握。
由于采取了竞赛似的小组积分活动,所以团结竞争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起到了非常好的强化作用。
另外语言品析虽然很多,但是没有精准到位,学生没有掌握好准确的语言品析的格式和方法,这一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经过专家的评析,受益匪浅,任重道远,仍需多加努力。
篇11:端午日反思总结
第一、语文课应该实现内容的深化理解。孔子有言:“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想,为人、为文固然要追求文质兼美,上课也应该以此为旨归。而我这节课在处理内容和形式时有些偏颇,执着于穷尽对描写手法的鉴赏,而对课文本身的核心内容有所忽略。《端午日》中流动的是浓郁的湘西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我却未能加以强化,这是一处不容忽视的败笔。另有,在PPT的制作上也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多配的动画图片有点喧宾夺主。
第二,语文课应该实现方法的落实掌握。本课中,我着重以《端午日》的场景描写为例子,系统地总结了文中所体现的各种描写方法。遗憾的是,我在讲授这个环节时没有进行强化总结,这使得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流于仓促和浮泛,对这几种描写方法的认知不够扎实。在随后的对“追鸭竞赛”的场景描写中,有的学生就没有能够有意识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练习。
篇12:端午日反思总结
在授课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赛龙舟的热烈场面上,通过课件的展示,图片上的人物动作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场面描写的内涵。
同时,在课文拓展这一块,我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选定赛龙舟中的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鼓手,浆手,群众……),用一段话有针对性的向大家介绍自己在竞赛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这一类的活动学生很有积极性,主动举手踊跃发言,我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但在向学生传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两种表现手法时,我感到力不从心,在教学中也将这一块讲得仓促了些,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到位。同时,由于第一次使用了多媒体,在课件的制作上也不是太完善。
篇13:端午日反思总结
重新站上讲台,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学校里上公开课,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在一番对课文和相关资料的细致研读后,大致的教学思路逐渐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但要上好课显然不宜面面俱到。本着“一课一得”的有效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学习精彩的场景描写”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
临到上课时,教室后面坐着的一排老师让我的学生们多少有些紧张,我自觉准备还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励他们。整节课基本上顺利地按计划进行,也基本达到我所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课还没上完,我已经有了遗憾之感。因为临场发挥的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交流讨论场景鉴赏和实践场景描写两个板块完成得比较仓促,未能达到应有的程度和水平。
现在想来,这些应该算是我对自己的教学所做的最原生态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听了各位前辈和同仁的评价之后开始的。他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给了我很多切实有力、极富启发性的指点。
篇14:《端午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湖南湘西端午习俗的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场面描写手法;
教 法:巧设问题情境促使生成 注重多元对话启迪思维
学 法:沉浸文本在活动中体验 自主探究在评议中感悟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解决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基本情况。
课堂学习:
一:走近湘西,了解端午习俗
1、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手里拿的是一本现代文学名著――《边城》。沈从文先生在本书中不仅描写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还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湘西世界。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零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PPT1:湘西的美丽风光)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沈从文先生走进这美丽的边城,参加当地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一起来感受那份独特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端午日)
2、了解端午习俗。
①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几月初几?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
[学生活动]发言交流。
[提 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唐朝文秀《端午》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②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相关习俗?
[学生活动]发言交流。
[提 示]吃咸鸭蛋、吃粽子、插艾蒲、系香袋……
二、初读课文,体验端午活动
1.湘西茶峒人又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湘西的端午节给你感觉是什么?(PPT2)
[学生活动] ①带着问题放声朗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②交流发言
[点 拨] 戍shù军 引申形近字“戍戌戊戎”辨别口诀:
点shù 横xū wù中空,两笔交叉便是 róng.
湘西端午习俗:①穿新衣。②用雄黄蘸酒画王字。③吃鱼吃肉。④赛龙舟。⑤赶鸭子 。湘西的端午节充满节日的热烈欢腾的气氛。
2、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有这样一个项目:如果你是一位现场记者,你将如何作报道以突出这种节日的热烈欢腾的气氛。(PPT3)
[学生活动]自读课文,模拟记者练习,教师现场指导,汇报交流。
[提 示]鼓励学生着重选择一个场景,首先介绍自己的方位,再介绍所见所闻,力争达到让人的如临其境效果。课文整体上写了茶峒人河边争看划船、河上赛龙舟、胜利者领赏、追鸭子的场面。通过模拟现场报道,学生有效提取课文信息,发挥想象,用简练明快的语言将大家带入那特定的热闹氛围,增强对文本的体验。
三、评读赏析,感悟端午文化
过渡语:
刚才各位记者精彩的现场报道中最让人瞩目的可能是赛龙舟的场面了。(投影赛龙舟的画面)
1、阅读课文“赛龙舟”的文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赛龙舟的场面的?当你亲临其境,目睹这精彩赛事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PPT4)
[学生活动]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再次沉浸课文;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