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民主班级管理之根本的教育理论论文(通用10篇)2-9-99
简介:感谢网友“绳沛岚”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注重民主班级管理之根本的教育理论论文(共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浅谈注重民主班级管理之根本论文
浅谈注重民主班级管理之根本论文
论文关键词:班级管理 管理方式
论文摘要:从班级的管理方式上看,存在专制式管理和放任式管理两个极端。从历史上看,传统教育过程中,多倾向于专制式管理,这种专制式的管理方式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也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阻碍.现在,追求一种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成为一种一致的目标。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的立足点: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由此可见,爱心是班级管理民主化的立足点,离开爱心去谈民主,只能是僵硬的民主,充满功利主义的民主。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学习的机器,不是分数单,而是一个精神宇宙。所以,班级管理要民主,必须建立在爱心上。然而,怎么爱学生呢?怎样才算是爱学生呢?
几年前,我们学校作了一次调查,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而学生都说没有感受到这种爱,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们说严格要求难道不是爱?任劳任怨难道不是爱?加班加点难道不是爱?抛开这云遮雾绕,其实老师这样做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名誉、奖金和升学率。因此,班级管理民主化,教师必须对学生、对教育有真诚和持之以恒的爱。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把这种爱表现出来,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李镇西与学生黄金龙长期进行日记交流,建立了真诚的友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要有恰当的期望,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充分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力,包括纠错的能力。去年,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剃了个光头到学校,名震全校。政教处要求给予全校通报批评的处分,但我想学生的这种做法不是出于对老师和学校的对抗,而纯粹是受了别人的蛊惑,觉得好玩,如果处分厉害了,学生会因为这件事而名誉扫地,自尊全无,于是我请求学校把处分改为班内教育,果然,在谈话中,这位学生很是自责,表示决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并告诫自己“凡事需三思而后行”。可见,信任是一种力量。
3.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般来说,教师会比较喜欢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有比常人更加博大的胸怀,像大海一样一视同仁地接纳百。李镇西《爱心与教育》中,最感人的就是长达五十多页的对后进生万同的教育手记,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爱心!他曾经评价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是他的宗教,孩子是他的上帝,他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的芬芳。”
二、班级管理民主化的起步点:对话
对话是艺术,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起步点。民主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在对话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把学生当成真正的朋友。对话不是一言堂,居高临下的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不着边际茫茫漫论都是必须避免的。真正能拨动学生心弦的对话往往是平淡的,质朴的,所谓真言不华,真水不香。那么,如何展开对话呢?
德国思想家马丁·布伯曾经考察过人类关系的两种基本模式:“我—你”和“我—它”关系。他认为在某种关系中所持的态度直接影响交往。“我—它”态度的特点是敷衍、不公平和利用。“它”成了“物”,强调的重点在交往者的信息,而不是在听众本身,交往者的目的是强制和命令听众。“我—你”的态度的特点则是开放、尊重和相互性。对话使师生面对面的相遇,每一方都把另一方看作是与自己交谈的.“你”,而不是把对方看作是一个对象。“我—你”的师生关系强调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强调对“对方”的“敞开”和“接纳”,把对方作为“你”而交往。
1.在平等中对话
平等对话,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地位由高高在上降到了和学生同一水平面的位置,角色由理性的权威和知识的传授者、讲解人变为知识的探求者、讨论者。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中,写到他和学生程桦推心置腹的谈话,就很有代表性,因为这是在平等中进行的,双方都谈了如何为祖国多做贡献,而这一番对话就是程桦思想的转折点,此后,程桦的成绩不再反复,顺利地考上了清华。
我们在《论语》中看到孔子和学生的一对一的平等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代科技为这一传统插上翅膀—建立班级博客、QQ群,其中的对话可以“没大没小”,教育民主化,要的就是这种“没大没小”的自由言论。作家汪曾祺说“多年父子成兄弟”,也是这个道理。
2.在理解中对话
作为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理解学生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应试教育”的重荷,还有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化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种种烦恼与困惑,只有首先从心理角度去理解学生背后的真正动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学生的多重压力,找到合适的教育途径。比如在考试前,我会找学生谈谈心,讲讲自己以前在考试前的做法,这样有助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释放心理垃圾。
3.在合作中对话
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依存来进行对话,能够迅速地将教师的角色以知识的传授者、教育的管理者、家长的代言人转变到与学生一起探讨知识真理与生命价值的合作者、朋友。这种对话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信任与理解。在许多方面,学生懂得比我多,NBA球星、娱乐明星、韩剧、时髦小说(《挪威的森林》《达芬奇密码》)、烹饪等,学生把我当成了朋友,这使我很高兴,一个人如果敢于向另一个人敞开心扉,他就把你当成了朋友。 4.在情感中对话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并非完全理性规则下的对话,而是以一定的情感为基调和动力的对话,任何形式的对话,会有双方情感渗入,才是有人情味的、符合人性的、散发人文关怀的对话,否则就成为冷冰冰的、程序化的机器人式的语言。在我与学生的谈话中,我常常为学生的进步而自豪,为他们的退步而惋惜。在对学生周记的评价中,我常用一些带有情感性的语言,如:辛苦你啦,你想得真周到,我很感谢你,你的心比彩虹更美等,有一位学生早恋,我写到:感情是美好的,初恋更是美妙的,但我们只能把这颗感情的种子埋在心里,因为现在还不是发芽的时候。因为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因此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三、班级管理民主化的腾飞点:课堂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班级管理民主离不开课堂民主,课堂民主是班级管理民主的腾飞点。著名教育家、班主任魏书生上课经常与学生“商量”,就是课堂民主的典范。课堂民主离不开课堂环境,课堂环境制约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安全、舒适、受到尊重、能满足个体基本需要的课堂环境中,就会努力学习,做出得体的行为,反之,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做出惹是生非的行为。
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民主气氛?班主任在此大有可为。具体可做:
1.努力优化课堂的心理环境
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老师协调、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尽量构筑一个宽容、理解、和谐的课堂环境。知识的获得,经常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教师要有充分耐心、充分的宽容。只有在这样的心理气场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世界上有许多硅谷,但真正的硅谷在美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其宽容,美国的硅谷是鼓励失败,仅此一点,就令其他各国的硅谷黯然失色。教师应有一颗极为宽容的心,要知道,即使一个小小的习惯的改变,学生的内心也会进历复杂的、激烈的思想斗争!
2.班主任要将情感溶入教学中
民主是一种真诚的交流,是心与心的碰撞,不是“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很难想象,充满说教味的课堂会有民主。班主任如果很专制,像老板一样老板着脸,教室里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心情压抑,课堂上就不会有民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融入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在课堂上,班主任应不怕真情流露、真事泄露、真实暴露,把自己的喜怒哀惧都溶入到课堂上吧!因为只有真情才能唤醒真情。
3.班主任要努力保持建设性课堂环境
课堂要保持整洁、秩序与优雅,要在自修课、班队课合理安排课堂活动,要控制学生的疲劳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座位。因为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保证课堂民主的实现。
钱理群先生曾说: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又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又说:“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教育民主化,立足于爱心,起步在对话,腾飞属课堂,这是一件我们要努力去追求,竭尽全力去实现的事情。无论道路有多漫长,你总得迈下第一步。
篇2: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的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 要:班级管理应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 行动习惯
参加工作以来,我切身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难。刚参加工作时,年轻气盛,总认为“严师出高徒”,所以在管理班级时一味地要求严。然而,结果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班级非但没有“风平风静”,反而出现了几个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后来我渐渐明白,教学中还需要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如何去教育这些孩子们呢?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和摸索,我总结了以下的几点。借此机会与老师们交流,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正。
一、把爱献给学生
一个教师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就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你想想,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摸爬滚打,都不讨厌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乳汁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就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妈妈。
近年来,学生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有时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无助,每当想到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和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二、用榜样法给孩子确立行动的准则
小学生习惯地把老师对事物的认识,当作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把教师的行为方式当作理想化的模式。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能、十分完美的。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只要你真正做到热爱教育,用自己的爱和热情去撞击那一颗颗幼稚的心灵,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教师。
三、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每位学生
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处理班级事务的一些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对每位同学要平等对待,尤其对优生和学困生更要平等对待,让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位学生都公平。只有平等地爱每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用爱激发他们的上进动力,让他们努力学习,展示自我。
四、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小朋友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他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等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小朋友一听入了迷,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
在孩子们有了美好的学习愿望以后,我就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学习竞赛,同学们的上进心是特别强烈的。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的眼前。
当然,这种引导既是积极的也是具体细致的。教师的功夫贵在循循善诱,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只要我们服务周到、引导得当,他们就会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去获取新知,增长才干,不断进步。
五、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工作时间长短,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自身都有许多不足和缺点,尤其在班级管理方面。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改变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有先进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管理班级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刚教学时,教室里乱哄哄的,根本无法上课,我用尽各种方法,始终不见效果。我曾经彷徨、气馁,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我向一些教师诉苦,他们帮助我,给我传授经验。我又重新鼓起勇气,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我采用鼓励、对比、先进榜样学习法,去激励他们爱学习、遵守纪律。慢慢地,班级比以前好管理多了,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对自己也有了信心。总之,要管理好班级,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人无完人,我们就要任重而道远,努力工作,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篇3:用赏识教育催开班级管理的优质之花教育理论论文
用赏识教育催开班级管理的优质之花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是给学生一份信任、尊重和理解,与他们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让每个学生充分受到尊重和欣赏,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并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关键词):和谐学习兴趣凝聚力
当一个班集体没有建立起优良的班风、学风,没有取得喜人成绩时,许多班主任却怨这怨那:学生太坏啦.班干不得力啦等等.有的班主任说:“天天讲纪律,讲规范,为什么总不能改变班里的歪风邪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单靠反复强调,天天批评这,批评那,就能建立进来吗?“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全国闻名的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此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向农民学习,秉承洋思的理念,而不是一味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二流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思想品德等方面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更适合我们这些学生?几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积累,我认为可以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而赏识教育则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是给学生一份信任、尊重和理解,与他们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沟通,让每个学生充分受到尊重和欣赏,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并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它能够全面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谐班级的人际关系据调查统计:
中学生中要求被人理解、关心和尊重的占调查对象的82.4%,这说明了中学生需要尊重的强烈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尊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自卑感和失落感,赏识教育正好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其能力的幼苗都会茁壮起来。为此,我非常注意学生的发展情况。哪怕只有微小的一丝进步,我也会大力表扬。考虑到孩子们最愿意把自己获得表扬的.情况告诉家长,以再次获得家长的鼓励,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双重动力。于是,我除了注重口头表扬之外,还精心设计了各类漂亮、精美的喜报,有“学习进步的”,有“纪律进步的”,有“回答问题进步的”……只要发现哪个学生稍稍有进步,就当众发给他喜报。但当他看到别人获得喜报时,眼里也会露出羡慕的神情,也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可是他属于“只有三分钟热度”的特点,一转眼就又不能自控了。眼看着别的同学都拿到了喜报,我也替他着了急。于是就单独找到他,对他说:“刘闯,你的字越来越好,作业进步也很大,这些老师都看到了。我认为你可以获得学习进步的喜报。老师已经给你写好了,就等班会课时发给你。但是我更希望你能获得纪律进步的喜报,那样我会更替你高兴的。你有信心获得吗?”刘闯非常激动,不住地点着头。果然,那几天,他在课上课下的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把“学习喜报”放回“档案袋”时,我看到了他妈妈写来的意见:“刘闯获得喜报后太兴奋了,并且一再表示一定能得到纪律进步的喜报。这几天,他在家表现得也非常好了。谢谢老师给予了他自信的火花。”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刘闯已经获得了纪律进步的喜报。
实践证明,在老师的赏识中,每一位学生在高兴、激动之余,都会加倍的努力,都会不断的进步。
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由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个别甚至品德、操行也有问题。这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失败和责怪声中,家庭、社会对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和歧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已降到了冰点。赏识教育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
几年前任教初一(1)班语文的时候,班里有位淘气的男同学,各科成绩都较差,别人经常挖苦、批评他,并当面预言他将来肯定没出息。然而,一句赏识的话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一次语文测验,由于该同学做了一道全班只有他答案正确的题目,在语文课上,我表扬了他一句:“××同学是我们班的佼佼者……”就是老师这一句不经意的表扬,激发了那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后来,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了学校的语文尖子,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市重点高中录取。
因此,我们有必要赏识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有时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或一个大拇指,都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坚持以正强化为主: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愉快,受到鼓舞。肯定和表扬学生的正确行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学习兴趣。
三、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
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另外,我非常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如上次的年级组拔河比赛,我在赛前便鼓励学生们,我们相对于其他班级存在着种种优势。使全班对赢得这场比赛充满信心。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从而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篇4:依托教育理论优化班级管理的教育理论论文
关于依托教育理论优化班级管理的教育理论论文
班级管理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教育。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将“木桶原理”“罗森塔尔效应”“马太效应”等教育理论与班级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管理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主、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优化班级氛围,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教师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才会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木桶原理――扬长促短
木桶原理指的是一桶水的容积不是由最长的一块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一块板决定。因此,欲使“存水量”趋于最大值,必须想办法使木桶上的“短板”变长。那么,要建立优秀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者必须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并且将着眼点放在“短板”上,但对“长板”也不能放松。要想提高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必须拉长单项工作中的“短板”;要想干好某项管理工作,必须补齐各个环节中的“短板”。
把木桶原理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就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用耐心和细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可爱,激发心中对他们的关爱与热情,进而调动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在认清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周密调查,认真研究,从“短”中发现“长”,进而做到扬“长”避“短”。要特别注意对后进生增加感情投入,多给些“偏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学生小昕来自农村,性格比较内向,家长平时对其要求很严格。由于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怕孩子学坏,孩子犯错时家长经常采用暴力管教的方法,以至于孩子胆小怯懦,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对篮球情有独钟,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发现孩子的长处后,我让其担任班级体委和篮球队队长,很多活动都交给他安排。刚开始时活动被他弄得一团糟,我也不急不躁,耐心地对他进行指导。经过一年的锻炼,他的体委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篮球队长的工作更是出众。与此同时,他的篮球技术也突飞猛进,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被选为学校篮球队队长。之后他带领校篮球队的同学参加市里的篮球赛,因在比赛中表现突出被组委会评为最有价值球员。由于有了这样的经历,小昕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全班同学都愿意与他交朋友,他与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这样的实例很多,教师要从学生的长处入手,用长处催化短处,促进学生的转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作为调查对象,并将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交给校长。他极为认真地对校长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利用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来管理班级。每次月考后,老师们都会对学生的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期待,有的学生进步很快,有的学生却见效不明显。期待效应的运用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如果低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就容易自满,如果高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就会失望,认为自己的努力效果不好,甚至会放弃努力。在优秀的班级中,学生一定会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结果。在班级这个最为行之有效的教育集体中,具有操作性的班级目标是其灵魂。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团结、民主、健康、向上的班风,设置科学的目标是促成这种班风形成的有效途径。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清醒地知道,每一个班级目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目标如教育总目标、学生的个人目标等一起构成一个体系,共同对班集体发生影响。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每次大型活动时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如每年的春季越野赛、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在学校下达比赛方案时就鼓励学生按照要求严格训练,比赛前再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激励学生在比赛中竭尽全力。通过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他方面也要全力以赴,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班主任要用这种奋斗目标去激励学生,鼓舞士气,使班级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还要注意目标的绩效反馈,用目标的实现来肯定学生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再向他们提出新要求,促使他们奔向新目标。对没有实现目标的学生也要适当鼓励,或暂时降低目标要求,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马太效应――合作学习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在现实社会中,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荣誉、地位等)获得进步和成功,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相比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鼓励和指导。教师在分配其关注、鼓励和指导这种微观层面的教育资源时所存在的马太效应,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避免出现两级分化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调强强之间、强弱之间、弱弱之间的关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由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扩大学生的信息拥有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1.小组合作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学习小组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愉悦的情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将原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改变为合作关系,小组成员可以发挥各自的学习长项,通过“兵教兵”实现文理科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小组合作学习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又一制胜法宝。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阐释自己的见解提供了平台,增加了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便于学生接受不同的观点,提高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的能力。熟悉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交流沟通,增强了集体意识。大家共同承担学习任务,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尽其能,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升。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都希望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课前都认真做好预习工作。充当小老师的学生为了能教得更清楚透彻、讲得更全面仔细,课前对所要展示的材料认真地进行阅读分析和归纳整理,自学能力在预习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课堂讲授的学生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后,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自学能力也会提升得更快。
总之,教师在“木桶原理”“罗森塔尔效应”“马太效应”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班级管理工作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篇5:教育激励理论下初中班级管理应用研究论文
教育激励理论下初中班级管理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在初中班级的管理当中,越来越需要教师注重方式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不愿意被束缚,而且对于新鲜事物也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的管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否则对于学生只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越来越讨厌学校、厌倦学习。将教育激励理论应用在班里的管理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喜爱度。不再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来教导学生,而是更多的以鼓励、表扬的方式,不再单一的以成绩好坏为标准来评判学生,使其逐渐抵消抗拒心理,教师慢慢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乃至人生方向。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生叛逆期;激励教育
激励理论最先并非是应用在教育体系当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教师经过研究,得出了如今的教育激励理论。将教育激励理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营造一个班级秩序好、积极向上的环境。国外相关于教育激励方面的理论研究早在近一百年前就开始了研究,我国在十年前才开始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进行研究,但是只有在近些年来此理论才逐渐地应用于班级管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这一方法还不是很熟悉,应用方法等方面也不是很完善。
一、以鼓励的方式教育学生
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学生在受到信任的人鼓励过后会增强自信心,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会成倍的增加,并且在今后更容易接受教导。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育,使学生内心感到教师对其的信任与认可,而学生需要的正是这种教师的认可,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对于班集体更加放在心上。而班集体正是由一个一个的学生组成,只有每一个学生的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那么班级管理亦不需要教师的过多操心。但是鼓励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许一张小小的奖状、一句全班同学面前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慰鼓励的动作,都会无意之间在学生的内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然而,这样的鼓励不适宜太多,当表扬变为习惯的时候,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开始停滞不前、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好,不需要再有什么进步,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办法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而过于自大。学生在犯错误时教师还是应该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地改正错误。
二、提供竞争压力,刺激学生积极向上
在如今的社会中到处都是竞争,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在班级中也同样存在竞争。教师往往会利用这种竞争,再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往往在竞争的情况下可以挖掘出学生内心存在的潜能。最多的竞争是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各方面都设立一个目标让学生完成,根据完成目标的好坏程度再评判学生是否可以得到印章。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环节:各个科目学习好的同学可以获得印章,不同的劳动可以获得印章,体育课中的锻炼可以获得印章,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等,在多个方面获得过印章,再根据获得印章的数量评选“学期王”。此外还可以评选单个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分别进行相应的奖励。这种良性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校的全面发展,但教师所确定的目标应该适合于大部分的学生,不适合过于简单或者困难,否则这样就缺失了竞争所要取得的效果,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有回报。
三、树立榜样的标准,激励学生向其看齐
现在看到许多学生在初中时期变得不爱学习等等,都是因为在学校不听教师的管理,回家之后父母有关方面的教育缺失,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导致学生在离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教师为学生树立一个可以让学生触动内心的榜样,可以使学生在某些方面产生共鸣,从而对于榜样产生渴望,希望也可以像榜样一样优秀。以往优秀的人物有很多,但学生在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下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树立榜样学生。例如,在班级内推选学生们心中喜爱的或崇拜的同学,以同学作为榜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如果某一学生在某方面获得同学们的普遍认可,同样可以作为班级榜样。在教室专门设置一面“光荣墙”,让班内做榜样的同学上墙,让同学们借鉴学习,做得好的同学可以替换上墙,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有做大家榜样的机会。
四、结束语
用这种新的教育激励的方法管理班级中的学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考虑到学生对于接受管理的心理态度是如何的,从而对症下药,以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提高班级管理纪律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班级纪律可以让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轻松愉悦,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听讲。根据实践经验,教师不断进行研究完善,将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全国初中班级的教育管理当中,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为学生的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仲富.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的重难点和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36).
[2]邱百惠.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篇6:班级管理中的惩戒艺术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教育惩戒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它有别于体罚,具有矫正功能和威慑功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并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准确界定了惩戒的概念,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了教育惩戒应遵循的原则、注意的事项,探讨了惩戒的方式方法。恰当、合理地运用惩戒的艺术,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惩戒班主任工作原则艺术
提起“惩戒”,很多老师谈虎色变,避之惟恐不及,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错误地把“惩戒”同“体罚”混为一谈。因此,很有必要穷源溯理,以正视听。
惩戒,是指教育机构、教师依法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惩戒,它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结果;而体罚是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学生的肉体和精神施加直接侵害,通常伴有损伤学生身体和侮辱学生人格的言行,它以惩罚为手段,以侮辱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结果。二者的性质截然不同,我们应坚决摒弃体罚,这毋庸置疑;但适度的教育惩罚在教育活动中是必要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在大张旗鼓宣扬赏识教育的今天,再提“惩戒”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惩戒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教育手段,其存在自然有它合理的一面。首先,学生是未成年人,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在其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外来的强制性规范不可避免;在其走向自律之前,他律是必经途径。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必然存在着多种失误,单一的赏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惩罚的存在是必要的,符合教育活动发展规律;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学生知道自己犯错误时,内心都有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要,即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教育惩戒具有矫正功能和威慑功能,它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了学生对规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形成对错误行为的趋避意识,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它也是一种挫折教育,能帮助学生正视自身错误,并改正错误,磨练学生的意志。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偏低,责任心淡漠,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多表现为不受纪律约束、攻击他人、是非观念薄弱、承挫能力差等等,因此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如果教育者一味采取平等对话,容易导致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增强,催生新的问题行为。对学生的错误轻描淡写或相互推诿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有害无益。
惩戒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应非常讲究尺度和方式,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合理、科学地适用惩戒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笔者认为,惩戒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惩戒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它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对学生的人格或生理缺陷的歧视和指责,不打击学生的自信,不让人觉得难堪,惩戒的核心应是浓浓的爱,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惩,是出于爱,惩,是为了戒。要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实实在在为他好。只有如此,学生才能自觉地接受惩戒教育,而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惩戒还要做到公正、合理、有统一的标准。只有在学生的行为违反了符合正当价值要求和合理的社会规范取向的校规校纪,并具有破坏性时才需要惩戒,同时,惩戒应是可以预见的,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惩戒也是如此。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就应明确:哪些行为会受到惩戒,会受到什么样的惩戒,并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不偏袒、不苛责,做到对事不对人。要特别注意惩戒不可受个人情绪影响,不能作为班主任发泄个人情绪的工具。简单、粗暴的惩戒只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严重破坏师生关系。
惩戒要有理有据,切忌主观武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了解情况,确认学生的错误行为,并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他们总是在试探性行为中获得经验、增长见识,因此犯错误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需要保护的权利,在惩戒学生的错误行为时,不能将他身上闪光的一面一概否定。有时他们是因为经验欠缺,年少气盛才犯下自己始料不及的错误。在出现问题时,班主任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细致地了解真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惩戒措施,就像针灸用的银针,应扎在当扎之时,扎在当扎之处。同时,惩戒只能就事论事,注重当前,不要翻老账,抖“陈芝麻烂谷子”,否则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削弱教育的效果。
惩戒要合理使用,注意方式。惩戒的方式有很多种,班主任应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比如,一个一向娇生惯养的女生每次劳动都不主动,一次值日工作没做好导致班级被扣分,于是我决定惩罚她连续三天打扫教室卫生并保证不被扣分,同时,我也亲自帮助她打扫,提醒她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激励她维护集体荣誉,培养责任意识,也锻炼了她的劳动能力。我班的体育委员活泼好动,但自我约束能力差,自习课上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多次批评无效,我就取消了他课外活动的权利,让他留在教室里自习,这种“剥夺”式的惩戒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从此他能管好自己,严格遵守自习课纪律了。苏霍姆林斯基曾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没有约束力的男孩罗曼,为了让他认识到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失去自由,苏霍姆林斯基用绷带将他的右手捆在衣袋里,使他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无法使用右手。这个孩子体会到了: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自由,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滋味。最终罗曼学会了约束自己。合理的尺度、恰当的方法是教育惩戒取得成效的关键。
“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惩戒应与说服教育结合起来。惩戒前要进行说理,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辅之以行为指导,惩戒后也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反应,有没有引起误会等,这样惩戒才能富有人情味,也更有教育意义。
惩戒是严厉的,也是温暖的;惩戒是责备,也是关怀。作为教育手段之一,惩戒应与鼓励、表扬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教育作用,让我们巧妙地、合理地运用惩戒,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篇7:班级管理重在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论文
关于班级管理重在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代的发展变化需要有素质过硬、品质过硬的人才,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来讲,在班级管理、班级建设、班级规划等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主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集体的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选出学生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我让学生自己选举班委,选出后,由我、班委和全体同学一起讨论制订我们班的班规、今后的努力方向,经过这一活动,既使学生参与到班集规划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更加自尊、自律、自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的个人社会化。
二、全员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通过量化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高低,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会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能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管理意识得以提高。并为班集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利的条件。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将学生分成6个组,每组选出两名组长,各个小组之间在学习、卫生、纪律、作业、积极回答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赛,将比赛结果进行分数量化,分数的高低由前一天执勤的班委记录的情况反映到班主任,再与各科老师的反映的情况相结合,及时将前一天的分数公布在墙上的表格中。两周总结一次,进行评比发奖。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自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合作精神,增加了学生的危机感,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保障。
2.运用多样的形式,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
班委是班主任的眼睛,对管理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锻炼和发展班委的管理能力,我将一周中的某节自习课交给班委,由班委决定如何利用本节课,要求班委制定出活动计划,指出组织者、监督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班委的管理能力和亲和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通过班会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力、培养博爱之心
班会要适时,题目由班委和老师一起商讨制订,而形式则由班委和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们直抒己见,自己做主。这样做班会的内容会丰富多彩,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班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小品、相声、诗朗诵、辩论,同学们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出发,引申出做人要爱父母,爱同学,爱学校,爱学习,最终通过辩论达到高潮。这次班会通过全员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正确对待有问题的学生
1.对于犯错误学生的管理应该讲究方法
学生毕竟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低,犯错误是难免的。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其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第一,想对老师说实话,但又怕挨批评。第二,他们也渴望被原谅、被理解。如果对学生大发雷霆,狂轰乱炸,势必会增加学生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不但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长时间下去还会导致学生厌恶集体、厌恶班主任,同时,班里的其他学生对班主任也会有一些看法,长此下去,会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为了解决问题,要学生对老师讲实话,班主任应该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轻轻地、亲切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学会朋友般的倾听,倾听学生的陈述,必要时,可抚摸学生的头,拉近师生的距离,减少学生的恐惧感。从学生的叙述中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动机,再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谈,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倾听,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
2.要帮助学习障碍生树立自信
每个班的学生都是参差不齐的,每个班里都有反映较慢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总是给集体扯后腿,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切记,他们很自卑,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如果老师再讽刺、挖苦、排挤,总让他们看到老师冷若冰霜的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们造成心理障碍,使学生内心蒙上一层被人抛弃的阴影,久而久之,他们会厌学,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这种结果是不但与教育要求相违背也是教育的失败。其实针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应该吝啬自己的微笑,应该把更多的微笑给他们。除此之外应该学会保护他们,在保护的同时,主动的与他们谈心,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我能行,我很优秀”的思想,这样做既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又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3.关注性格孤僻的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与其沟通,帮助其树立健康的心态,朋友般的交谈,帮助其学会合作,为这类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比如我班的石墨竹同学,性格孤僻,对人冷漠,学习成绩较好,但如果任其性格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该生的发展,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其交朋友,谈心,最终我用自己的真诚感动了她。她由原来的恨老师,变得非常尊重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相当融洽。
篇8:激励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激励教育班级管理论文
一、增强责任激励教育,凝聚班级力量
班级管理大部分都是一些常规性管理,仅仅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班级正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地点,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态度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在班级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技能,使整个班集体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氛。责任的激励需要从不同方面插手。
1.生活方面
班级日常生活管理虽然与日常学习内容有一些距离,但是只有学会生活才能学会学习。在生活方面,如学生的考勤、卫生的值日、卫生区的管理、公共财物的管理、班级活动的安排等,教师最好通过小组划分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生活中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很多学生进行卫生区打扫的时候,总是不把卫生值日放在眼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组,并设小组长。每周都进行卫生评比,并设置流动红旗,对于打扫卫生积极的学生给予奖状以资鼓励。
2.学习方面
学习应当像打扫卫生一样进行分组,但一定要设置出班级学习委员,每一科设置两个课代表分管学习、作业及考试等情况,为了保证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工作的高效性,应当对班里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分为八组,每一个小组设置一个学习小组长。这样分工,不仅能使班干部的工作更出色,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记录的是班级学习的总体情况,而小组长记录的则是学生每个阶段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由小组长组织平时学习时间和方式,平时背诵、作业等都由小组长监督检查。另外,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听写比赛、英语竞赛、班级数学奥赛等竞赛活动,让学生不断融入班级管理。
二、创造和谐班级环境,整体激励教育学生
班级环境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环境的创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室环境宜人
谈到环境首先想到的便是硬性环境,如最基本的教室环境,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班级进行定期布置,通过张贴学生的书画、宣传标语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学生加以激励;对黑板报定期设置主题以进行阶段性激励,每一个阶段给学生不同的.环境影响;通过违纪处罚警告等内容的张贴警示学生遵纪守法,遵循班级管理规定。总而言之,教室的环境要宜人,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班级管理提供便利。
2.参与学校重大活动
学校举行的一些活动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现场版教育对学生的鼓励更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更多机会参加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班级环境创造的关键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转换角色,将学生看成朋友,善意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尊师重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如何有效采用激励措施,需要教师更进一步了解。
篇9: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的教育理论论文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的教育理论论文
班会,是我们老师和学生进行总结、沟通的一种特殊方式,我们老师的好多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都是通过班会的方式来贯彻给学生的。因此,班会是我们所有班主任应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一、班会课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班会课是班主任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班主任通常是靠班会来和他的学生来交流的,当着全班的面或是宣布“治班条例”或是通知重要事宜或是批评表扬某些同学。这些是我们常见的,走套路的班会。这样的班会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时间一长,老是按照这条路线走,谁都会觉得乏味。开展班会要达到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加强素质教育的目的.如果总采取单一的方式,怕会和单调的说教一样变得枯燥而没有意义.尤其是针对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还是应该采用多元的的方法进行班会是让同学们自己去想和说.如让大家去说父母平时劳作时的辛苦,想父母教育他们的不易,想父母对孩子寄托什么样高的希望,自己怎样做才能对得起父母,从而自觉地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以报答父母.开这样的班会一定要大家畅所欲言、自由发挥、不必拘束。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形式让他们知道了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父母的恩情.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除了要贯彻践行以勤带班,严管班,细治班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这块阵地,开设各种主题班会,让学生有发言讨论的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主题班会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问题,这样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拉近师距离,融洽了师生感情,可谓“一箭三雕”。所以说,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班会形式
丰富多样,新颖别致的班会形式更有利于学生们通过班会接受跟方面的教育。我们应特别注意班会形式的创新。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班会增色颇多。比如,有的班主任就曾经以“狼的智慧”为主题召开了班会。当一副副狼群野外生活的场景图片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之时,学生们起初是惊异。但当老师把狼的团结、狼的真诚、狼的坚持、狼的智慧……一系列狼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说出时,同学们大都有所顿悟。看来他们已经被这种动物所征服了,这些优点肯定会影响他们的。
最后,班会应该与学生们的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文史知识对与学生的重要性。于是经常会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观看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影片资料。前不久,我就组织同学们观看《世界政党沉浮录》。看完后学生们有的辩论、有的写观后感、有的讨论交流等用多种形式交流心得体会,加深了对政史知识的了解,增加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项活动在学生中的.反响也不错。
班主任要时刻告诉自己要爱每一个学生,要体谅、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在这种工作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与才能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班主任,这个班级体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应把“治班”理念变为尊重、理解、宽容理念。尊重不放纵、关爱非溺爱。宽容有原则,严厉含真情。相信在这一更加成熟的管理理念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三、创新管理的班会特色
(一)主题班会要体现时代性。
即主题班会在形式上,内容上,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有新意,贴合时代特点,讲究科学性,针对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证。例如:开学伊始,为了使学生尽快从假期的自由散漫状态转入严肃紧张的学习状态,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开学、签名、宣誓”为主题的班会,因为类似活动在新闻媒体方面屡见不鲜,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很强,效果也好。
(二)主题班会要有实践性和持续性。
所谓实践性,是指主题班会应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身感受,让学生在班会的实施组织过程中,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由于主题班会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因此,主题班会只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开始的开始,而不是终结。因而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例如:学生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自觉性强,而那些后进生则学习上困难重重,兴趣锐减,从而成为班级管理的不稳定因素,如何消除两级分化?使后进生增强自信心和迎头赶上,从而共同进步。作为班主任,我深深地感觉到,如果没有主题班会前的动员与宣传,以及不调整座位和加强个别指导增强可操作性,主题班会不加强监督,仅凭一次主题班会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所以班会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连续系列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主题班会应体现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是指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因为学生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因此。班会的主题、方式、组织要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当然,班主任的启发和诱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主体是学生。例如,在开展“一帮一,一助一”主题教育时,有学生提议,能否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给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学生以启迪。这是一个极好的建议。因为,每位学生的家庭环境、智力发展及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因而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其中学习方法优劣、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鉴于此,我们举办了以“学习经验交流会”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兴致与能力,还能使学生在班会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班会是进行群体决策的理想的场所
班会是进行群体决策的理想的场所。群体决策使班会民主开放,更富有成效。班级成员有了充分参与班级管理的场所,并能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方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提高了对班集体的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开放民主的班会活动可以促发积极的价值观念,增强班级成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认知方面,班级成员参与决策,加强了各种信息的纵向和横向交流。在工作动机方面,群体决策增加了成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更愿意承担所决定的任务和所需要的变革。因而,创造性地开展各种针对性的班会,充分发挥群体决策的作用,可以因势利导的推出各种阶段性的措施来指导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除了贯彻践行以“勤”带班,以“严”管班,以“细”治班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这块阵地,开设各种主题班会,让学生有发言讨论的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主题班会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决了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难题,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融洽了师生感情,可谓“一举三得”。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
篇10:生本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论文
生本教育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论文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基本思想主要有:
(1)人具有发展的无限的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而不是压抑人的潜能。
(2)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使人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3)人有发展的需要,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大内在动力。
(4)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这些思想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认为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精神生命是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提出了教育要全面依靠学生等观点,并在真正意义上解决教育的本体和教育实现的主体的问题。这一理念在与我国教育实际密切结合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它能结合我们当前的实际,提出适合本土的现代教育理念,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
二、“生本”与“师本”教育模式的对比
1.角色不同。“师本”教育模式中,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人物,学生的活动为完成知识传授服务。而在“生本”教育模式中,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人物,教师则是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引导服务。
2.师生关系不同。“师本”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自我、自主、主动的权益和能力,必然强调教师职能与学生本性的对立,导致双方成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基本关系。而“生本”教育模式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主动的`尊重,对学生精神生命独立性的肯定,强调教师职能和学生本性两者的统一,导致双主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相互合作的基本关系。
3.教育方法不同。“师本”教育模式中,教育呈现为以教师教授活动为主的过程。“生本”教育模式中,教育呈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活动为主的过程。 4.评价管理体系不同。“师本”教育模式把短期内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视作管理成功的标志,还把这类短期管理和学生长期发展看成是一致的,进而演化为以短期管理效益(如某项评比、升学率)为中心的相关利益原则。而“生本”教育模式以受教育者的主动发展为管理成功的标志,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注重长期的管理效益。“师本”教育的管理类似细密的类企业管理,它强调的是严格,而缺少教师及学生的自主空间。“生本”教育的管理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它强调宽松和严格的结合,注重教者和学者的自主空间和活动余地,追求学校成为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的理想目标。
5.功效不同。从短期看(例如逐课观察),“师本”教育能有效地传授人类既有的结论性知识。但从中长期来看,在自身能力与心理素质对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日益被发掘出来的今天, “师本”教育模式束缚人的发展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与之相反,“生本”教育模式体现了教育的根本意义,可以激发人的学习与发展的能量,具有巨大的功能优势。
“师本”教育模式以其表面上的、短期的高效率,掩盖了它长期和实质上的低效率。而“生本”教育模式恰恰相反,它在短期和表面的观察中可能被认为是效率不太高的,但从长期和实质上来说,则是高效的。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班级这样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环境中,只能充分发掘学生自我发展意识,使其自觉寻找自我意识并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才能实现他们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生本”因其人性化管理的优势而会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和高效。
1.竞选班委、人人有份
班级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班干部,但班干部的选举不能继续按照“师本”模式下的老师任命或同学选举再分工,而是应充分信任学生,采用自由竞选方式产生。每个同学都有权竞争职位,先选定自己所竞选的职位,再在指定时间向全体同学作精彩的竞选演说,并回答同学、老师的提问,最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委。此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但是作为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初中学生,大多依赖性强,胆小内向,没有当班干部的经验,缺乏自信心。所以班主任不仅要鼓励他们积能参与,让他们在实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之前,更要做好一系列的铺垫工作。首先要大造声势,在班会课上由学生自己介绍从网上查到的有关竞选制度的资料,老师侧重引导学生注意失败者坚忍不拨的精神,暗示他们丢掉畏惧心理大胆竞选,即使失败也是正常的。然后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向他们暗示班干部应具备的品质,并对某些有潜质但没胆量的同学进行点拨;同时利用初一新生军训这一有利时机,提醒同学们仔细观察相互之间的优良品质;最后正式实施竞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竞选活动就可以开展得顺利有效,非常成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初次感受到:其实,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做主人的感觉真好。
2.班级工作,人人有责
选定了班委并不表明班级事务仅仅完全是班委的事情。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方面娇生惯养、自制能力差,但同时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表现欲望,因此很有必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供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班会中,一般先由班委成员依次总结上周班级情况,充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接下来一定要安排足够时间,就某议题(如“班级卫生打扫应如何安排”、“纪律方面应如何管理”、“我班英语成绩应如何提高”等),让全班学生轮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意识、精彩的见解,时常让教师惊叹不已。
3.自主管理,引发兴趣
学生自主管理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大大增强。在班级管理中人人参与,献计献策,许多办法很有创意。例如,正当老师为班上学生乱扔粉笔头烦恼时,就有学生主动请缨做“粉笔管理员”,负责粉笔的领取、保管、卫生等全部事宜,效果良好。还有如专门负责多媒体教学时教室灯光、窗帘等的“电教协助管理员”等等,也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
4.生本管理,初尝胜果
“生本教育”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教师此时应该顺势教育他们凡事尽力,做到最好。于是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人人严格要求,骄人成绩也接踵而来,如频频地被评为“校文明标兵班”、“精神文明班级”等等。
“班级是我家”,学生参与管理班级,还能有效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人的主动选择,使学生的才干、智慧、意志得到长足的发展。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与日常的班级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适应青少年成长的需求,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