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共12篇)9-11-20

实用文档 www.xuehanzi.net 2024-04-30 12:12 178

简介:感谢网友“运小之”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共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

给孩子配置高低合适的桌凳,太高或太低都会使孩子不舒服,直接导致孩子坐姿不端正。

要向孩子讲明坐姿不端正的害处,使孩子从内心认识到正确坐姿的重要性,弯腰、趴桌子上、托腮等都是不正确的,严重影响身体的成长发育。明确了这一点,我想很多孩子都会乐于养成正确的坐姿。

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最常用的就是“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头部放正,不要歪头,双脚平放桌下等。在孩子没有养成习惯前,要不厌其烦的提醒、鼓励、表扬孩子,增强孩子的信心。

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孩子没有养成正确的坐姿前,要不厌其烦地提醒、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吃饭、看电视时,也不要太放纵孩子,仍要提醒孩子坐好,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嘛。大人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毕竟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

长期坚持,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一定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坐在书桌前要“一拳、一寸、一尺”。

就是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距离;手握在距笔尖一寸位置;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

想必这个口诀很多宝爸宝妈都是“记忆深刻”,从小被父母言传身教,到一字一句教给自己的宝宝,然而好像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变四眼田鸡的事实。

在科技如此发展的现在怎么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各位家长是奇招尽出。

青少年患上脊柱侧弯,轻者会影响孩子外形美观,造成孩子心理障碍;次之可能会带来其他的并发症,如近视、斜视等;重者由于影响胸廓发育,甚至可致呼吸困难等,最终心肺衰竭危及生命。

面对电脑时,为了高效的打字,需要将手肘搭在桌面上,头前引离屏幕很近,身子也要向前探,将肩胛骨移到外侧,上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使用电脑这件事儿。

当你直挺挺的坐着时,重心在后方,手搭接在键盘上时上臂和身体的角度让你感觉一直在举着手,很累也很难受。

如果尝试将椅子拉近桌面,寻求舒服一点,屏幕又离得太近,或者不得不把头低得很低才能看电脑,这样更加难受。

所以最有效率,最舒服的姿势就是驼背头前引,将重心移到前面,肩胛骨也向前移,这样是最舒服的。

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追上你,这就导致了上交叉综合症,看上去像个驼背,走起来像个猩猩。

当然姿势难看倒也还好,25岁到35岁居然就犯了颈椎病,睡觉常常落枕,甚至有的时候手臂有点麻木。

面对手机时,为了高效刷屏,就要让手臂不要着力,上臂自然下垂握着手机,头前引并且低头,略微向右转。长此以往这就成了使用手机最专业的姿势,这样就效率。

如果将手机放在中位,手臂会由于重力非常的累,连续烧香拜佛的姿势几个小时相信谁也受不了。

虽然那样看手机最有效率,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赶上你,这就导致了严重的颈椎病,和颈椎的侧弯。

自己摸摸大椎的位置,是不是那个骨头突起的特别厉害呢?有的人往上摸甚至摸不到上一节骨头。

在家时,瘫坐、陷在沙发里或侧坐在沙发沿看电视。由于重力,长时间保持葛优瘫、陷在沙发里或者侧在沙发沿,都会让脊柱由直变弯,哪里受力就弯哪里。

篇2: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

活动设计

到了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书写的.机会日益增多。在观察中我发现许多幼儿书写的姿势不正确,如身体紧靠桌子,眼睛离桌面很近,手握笔尖处等。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呢?我们提出了“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但在随后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能这样做的幼儿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班幼儿并没有“尺”“寸”的概念,再加上幼儿在实践中也没有一定的参照物,所以他们并不能做到“三个一”。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试图让“尺”“寸”的含义显性化,以帮助幼儿理解和实践。我们让孩子们在制作书写辅助工具的过程中了解什么样的距离为一尺、一寸,并利用这些工具自我调整手指与笔尖以及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活动目标

1、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书写活动中的用眼卫生知识,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书写时“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学习运用书写辅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备

1、铅笔,一寸宽的纸圈,一尺长的直尺,用彩色万通板裁好的长条板,照相机,视频投影仪。

2、活动前请幼儿进行关于“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的调查。

活动过程

1、交流调查结果,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①师:这几天,你们做了一些调查。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

②请个别戴眼镜的幼儿讲述戴眼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③教师小结:戴眼镜会有很多不便,比如下雨天看不清道路,喝热水时蒸汽会使眼镜变模糊。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不戴眼镜。

2、通过讨论、交流调动幼儿保护视力的已有经验,了解保护视力的常识。

①师:怎样做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让眼睛不会近视?(幼儿交流保护视力的方法。)

②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师: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书,画画、写字时姿势正确,这些都是保护视力的好方法。

③观看录像,了解书写活动中的正确姿势。

师:请看看图上这两个小朋友,他们在写字时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④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三个一”的含义。

师:写字时身体要离开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这里有一张小学生写字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照她的样子做做看。(幼儿摆出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检查指导。)

3、制作书写辅助工具。

①激发幼儿自制辅助工具的愿望。

师:我们写字时怎样才能知道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呢?要做到“身体离桌子一拳”,我们只要手握拳头,放在桌子和身体之间就可以了。要想知道“眼睛离桌面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也有很好的方法,等会告诉你们。

②学习测量身体离桌子一拳的方法。

③交代制作及使用测量“一尺”“一寸”工具的方法。

师:用直尺测量彩板的长度,把它和直尺对齐划一个印子,沿印子剪断,做成彩板尺。写字的时候就可以用它量一量眼睛到书本的距离是不是一尺。用小纸圈套在铅笔上,下面的边和铅笔刨过的边缘对齐,用的时候手握在小纸圈的上面,这就是一寸的位置。

④幼儿制作。

4、幼儿利用书写辅助工具按照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①师:我们有了帮助我们正确书写的工具,就能保持正确的姿势了,别的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怎样做呢。我们来拍几张照片教一教他们吧!

②幼儿书写数字,教师拍照,激励幼儿坚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延伸活动:

家园合作,利用辅助工具提醒幼儿坚持用正确的姿势书写。给孩子配置高低合适的桌凳,太高或太低都会使孩子不舒服,直接导致孩子坐姿不端正。要向孩子讲明坐姿不端正的害处,使孩子从内心认识到正确坐姿的重要性,弯腰、趴桌子上、托腮等都是不正确的,严重影响身体的成长发育。明确了这一点,我想很多孩子都会乐于养成正确的坐姿。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最常用的就是“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头部放正,不要歪头,双脚平放桌下等。在孩子没有养成习惯前,要不厌其烦的提醒、鼓励、表扬孩子,增强孩子的信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孩子没有养成正确的坐姿前,要不厌其烦地提醒、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为孩子树立榜样。吃饭、看电视时,也不要太放纵孩子,仍要提醒孩子坐好,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嘛。大人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毕竟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长期坚持,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一定会达到满意的效果。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坐在书桌前要“一拳、一寸、一尺”。就是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距离;手握在距笔尖一寸位置;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想必这个口诀很多宝爸宝妈都是“记忆深刻”,从小被父母言传身教,到一字一句教给自己的宝宝,然而好像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变四眼田鸡的事实。在科技如此发展的现在怎么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各位家长是奇招尽出。青少年患上脊柱侧弯,轻者会影响孩子外形美观,造成孩子心理障碍;次之可能会带来其他的并发症,如近视、斜视等;重者由于影响胸廓发育,甚至可致呼吸困难等,最终心肺衰竭危及生命。面对电脑时,为了高效的打字,需要将手肘搭在桌面上,头前引离屏幕很近,身子也要向前探,将肩胛骨移到外侧,上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使用电脑这件事儿。当你直挺挺的坐着时,重心在后方,手搭接在键盘上时上臂和身体的角度让你感觉一直在举着手,很累也很难受。如果尝试将椅子拉近桌面,寻求舒服一点,屏幕又离得太近,或者不得不把头低得很低才能看电脑,这样更加难受。所以最有效率,最舒服的姿势就是驼背头前引,将重心移到前面,肩胛骨也向前移,这样是最舒服的。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追上你,这就导致了上交叉综合症,看上去像个驼背,走起来像个猩猩。当然姿势难看倒也还好,25岁到35岁居然就犯了颈椎病,睡觉常常落枕,甚至有的时候手臂有点麻木。面对手机时,为了高效刷屏,就要让手臂不要着力,上臂自然下垂握着手机,头前引并且低头,略微向右转。长此以往这就成了使用手机最专业的姿势,这样就效率。如果将手机放在中位,手臂会由于重力非常的累,连续烧香拜佛的姿势几个小时相信谁也受不了。虽然那样看手机最有效率,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赶上你,这就导致了严重的颈椎病,和颈椎的侧弯。自己摸摸大椎的位置,是不是那个骨头突起的特别厉害呢?有的人往上摸甚至摸不到上一节骨头。在家时,瘫坐、陷在沙发里或侧坐在沙发沿看电视。由于重力,长时间保持葛优瘫、陷在沙发里或者侧在沙发沿,都会让脊柱由直变弯,哪里受力就弯哪里。

篇3:《一拳一尺一寸》幼儿园大班教案

《一拳一尺一寸》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上学了,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并注意用眼卫生。

2.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的内容。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片2.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和说说小学的情景。

师提问:你知道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吗?

2.教师请幼儿观看,并引导幼儿观察A.教师请幼儿观看图片:神气的坐端正(一),并提问。

教师:他们上课时是怎么坐的?请你们来学一学。

B.教师:快上小学了,上课时要坐正,腰挺直,不靠到椅背上;仔细听讲,不随意和别人说话;积极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C.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二),并提问。

教师: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怎样拿笔写字的?

D.教师请幼儿学习书中的姿势完成作业。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并提醒握笔、用眼不正确的幼儿。

E.教师总结:握笔写字时,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笔的两旁,食指压在笔的上端,握笔时不要离笔尖太远也不要太近(一寸距离),把笔的中间靠在手的虎口位置。腰挺直(离桌面一拳距离),眼睛正视作业或黑板。

教师:上课的时候你的眼睛应该看什么地方?怎么看?为什么?眼睛看书时间长了应该怎么办?

F.教师小结:学习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正对着老师或者黑板,看书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看的时间长了,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向远处看看。

3.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并玩“小老师”的游戏。

A.教师:你还知道怎样做才能当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B.教师请幼儿玩“小老师”的游戏。

规则:请一名幼儿当小老师,其他幼儿当小学生,小老师讲故事或者出题目;然后再由小老师选出上课认真的幼儿再当小老师,循环游戏。

C.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用眼、握笔的.正确方法。

教学反思:

过程的改变。远教案比较的传统,说教的地方比较的多,所以根据《指南》精神把教案改成具有可操作的、便于整理总结的、动静结合的活动,使孩子在探索中学习经验,掌握本领。“一拳、一尺、一寸”大家都知道,“一拳”代表“身前与书桌距离一拳”;“一尺”代表“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一寸”代表“(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不知不觉中,和本四班的孩子相处已有一年的时间。“一拳、一尺、一寸”的写字姿势是我在课堂上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自我感觉)。每次提醒,孩子们都在原有“坐姿”的基础上“端正”些许。但不提醒马上又会忘记,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不提任何的要求,看孩子怎样书写,用手机进行拍摄,把典型的动作拍下来,让孩子自己评说,发现问题自己解决。接着观看小学生的学习,感知我刚才的学习和他们比,还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及时用儿歌进行小结,幼儿容易接受,最后让紧张学习后的眼睛得以休息,做做眼保健操。整个活动中,我把说教的部分设计成幼儿可以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摆脱了枯燥的说教。

半日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细节上的缺点,希望自己不断的完善,使课堂更加的有效。

篇4: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一拳一尺一寸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一拳一尺一寸

设计意图:

到了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书写的机会日益增多。在观察中我发现许多幼儿书写的姿势不正确,如身体紧靠桌子,眼睛离桌面很近,手握笔尖处等。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呢?我们提出了“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但在随后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能这样做的幼儿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班幼儿并没有“尺”“寸”的概念,再加上幼儿在实践中也没有一定的参照物,所以他们并不能做到“三个一”。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试图让“尺”“寸”的含义显性化,以帮助幼儿理解和实践。我们让孩子们在制作书写辅助工具的过程中了解什么样的距离为一尺、一寸,并利用这些工具自我调整手指与笔尖以及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目标:

1.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书写活动中的用眼卫生知识,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书写时“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学习运用书写辅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书写姿势。

准备:

1.铅笔,一寸宽的纸圈,一尺长的直尺,用彩色万通板裁好的长条板,照相机,视频投影仪。

2.活动前请幼儿进行关于“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的调查。

过程:

1.交流调查结果,了解近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①师:这几天,你们做了一些调查。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

②请个别戴眼镜的幼儿讲述戴眼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③教师小结:戴眼镜会有很多不便,比如下雨天看不清道路,喝热水时蒸汽会使眼镜变模糊。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不戴眼镜。

2.通过讨论、交流调动幼儿保护视力的"已有经验,了解保护视力的常识。

①师:怎样做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让眼睛不会近视?(幼儿交流保护视力的方法。)

②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师: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书,画画、写字时姿势正确,这些都是保护视力的好方法。

③观看录像,了解书写活动中的正确姿势。

师:请看看图上这两个小朋友,他们在写字时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④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三个一”的含义。

师:写字时身体要离开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这里有一张小学生写字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照她的样子做做看。(幼儿摆出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检查指导。)

3.制作书写辅助工具。

①激发幼儿自制辅助工具的愿望。

师:我们写字时怎样才能知道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呢?要做到“身体离桌子一拳”,我们只要手握拳头,放在桌子和身体之间就可以了。要想知道“眼睛离桌面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也有很好的方法,等会告诉你们。

②学习测量身体离桌子一拳的方法。

③交代制作及使用测量“一尺”“一寸”工具的方法。

师:用直尺测量彩板的长度,把它和直尺对齐划一个印子,沿印子剪断,做成彩板尺。写字的时候就可以用它量一量眼睛到书本的距离是不是一尺。用小纸圈套在铅笔上,下面的边和铅笔刨过的边缘对齐,用的时候手握在小纸圈的上面,这就是一寸的位置。

④幼儿制作。

4.幼儿利用书写辅助工具按照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①师:我们有了帮助我们正确书写的工具,就能保持正确的姿势了。别的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怎样做呢。我们来拍几张照片教一教他们吧!

②幼儿书写数字,教师拍照,激励幼儿坚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延伸活动:

家园合作,利用辅助工具提醒幼儿坚持用正确的姿势书写。

篇5:大班数学一寸虫教案

大班数学一寸虫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萌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2、欣赏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一寸虫的机智和勇敢。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二、活动过程:

草丛里有什么?(毛毛虫、甲虫、蛇……)草丛里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还有谁呢?(ppt画面出现一寸虫 )有这条虫。这条小小的、绿绿的虫叫什么(PPT画面出现字)?一寸虫。

一寸表示一个东西的长度,一寸大概有多长?(手比划比划看看)一寸有这么长(出示一寸虫),这就是一寸。

一寸虫是一条小小的虫子,它会不会碰到什么危险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什么?(一寸虫)故事发生在密密的树丛里,生活着一条小小的虫子,它是条一寸虫。它每天都穿行在树叶枝条之间,非常非常的自在。 有一天(ppt画面)飞来一只(停顿)知更鸟。鸟是要吃(停顿)虫子,所以知更鸟说我要吃了你,可是一寸虫说:“慢,我有量东西的本领,我对你有用处。”“哦”知更鸟说:“我最钟爱我的尾巴,如果你能量出它有多长,我就放了你,要不我就吃了你。于是一寸虫就开始量知更鸟的尾巴。

一寸虫能准确地量出知更鸟的尾巴吗?你看,许老师把知更鸟最钟爱的`尾巴放在了桌上,也放上了一寸虫。一会儿请你找一个朋友,两个人一起找一条知更鸟的尾巴,然后在上面用一寸虫摆一摆、算一算、看一看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一会儿再来看看一寸虫量出来的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我们和它相同吗?还有一个规定,许老师只给你三分钟的时间,速度要快,做的到吗?准备-- 开始!(提醒: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呢?和朋友一起拿一条知更鸟的尾巴,用一寸虫摆一摆、算一算)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用了几条一寸虫?(三条)三条一寸虫是几寸呢?(3寸)看看你们是怎么量的(ppt演示)一条一寸虫、两条一寸虫、三条一寸虫,一共是几寸(3寸)我们在量知更鸟尾巴时用的是三条一寸虫,可是在密密的树丛里一寸虫只有独自一个,怎么办呢?它是怎么量出3寸的,看仔细了(PPT演示)知更鸟知道自己钟爱的尾巴有3寸长,它心满意足地飞走了。不过,树丛里一寸虫会测量的本领就传开了。人们发现,尽管一寸虫的身子很小,却有着数学家的脑子。这个有着数学家脑子的小小一寸虫迎来了其它鸟类的好奇。许多鸟儿都飞来请一寸虫帮助量自己身体钟爱的地方。瞧,哪些鸟儿飞来了?(PPT画面)你们猜猜苍鹭最钟爱的是它身体的哪个部分?(巨嘴鸟、蜂鸟最钟爱的)所以,苍鹭、巨嘴鸟、蜂鸟都来请一寸虫帮它们量一量自己最钟爱的身体的那个部分,于是一寸虫就忙开了。可它有点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它忙吗?许老师这次在桌上放了这些(停顿)什么鸟?(分发图片、笔)等会儿请你独自一人拿一条一寸虫、一只鸟儿,帮它量一量自己身体钟爱的地方,到底有多长。

量苍鹭的小朋友,你们量出来苍鹭的腿有多长?我们来看看和一寸虫量出来的答案一样吗?(演示PPT)依次对比巨嘴鸟、蜂鸟的长。

树丛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身体最钟爱的地方,你的脸上、手上哪里是你最钟爱的?

现在,许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请你找个朋友一起,拿一条一寸虫,为你的朋友量一量他身体最钟爱的地方有多长。记得只有一分钟哦!

你帮朋友量什么?有多长?

你看,有数学家的脑子,生活就变得很有乐趣,所以一寸虫在密密的树丛里,它依然每天穿行在树叶和枝条之间,非常非常地自在,不过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PPT演示)夜莺,夜莺是树丛里的唱歌高手。所以它对一寸虫说:”我最钟爱我的歌声,请你量量我的歌声(配乐)如果量不出来我就吃了你。“歌声能量吗?一寸虫的危险来了。可是有数学家脑子的一寸虫说:”好的,我一定量出你美妙的歌声,所以请你不停地唱吧。“于是看(PPT)夜莺就开始不停地唱了,一寸虫也开始不停地量着。夜莺唱歌从夜晚唱到清晨,一寸虫爬着爬着也不见了踪影,一寸虫怎么了?(逃走了)有数学家脑子的一寸虫以后在树林里还会有危险吗?~班的小朋友以后在生活中会有危险和困难吗?

回家把自己最钟爱的东西和最钟爱的地方量一量,看看你的生活是否很有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篇6:大班语言教案:一寸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PPT绘本、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

1、幼儿的身高

师:孩子们,知道自己有多高?

2、说说“一寸虫”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提问:猜猜一寸虫大概有多长?

二、故事“一寸虫”

1、欣赏故事第一段

师:就这样,一寸虫快乐的生活着,可是这天他碰到了谁?会发生什么事呢?说说你的理由。

(1)第一次测量

要求:请你们帮个忙,去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看看他的尾巴到底有多长?

(2)展示测量的结果

提问: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量的吗?

讨论:一寸虫说了,你们的办法真好,可是现在只有一条一寸虫,这该怎么量呢?

2、教师讲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你认识这些鸟吗?他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l巨嘴鸟——嘴巴

l蜂鸟——全身

l苍鹭——修长的腿

(1)第二次测量

要求:这些部分你们都会量吗?那这次难度提高了,每人挑选一种小鸟,它想让你们帮忙量的那个部位,还有一个要求更难就是每人只有一条一寸虫,行吗?如果需要记号笔帮忙在篮子里自己拿。

(2)展示测量的结果

师:你量的是谁,量了是什么部位,量出来的结果是多少?

小结:一寸虫做完这些工作和你们一下得意的不得了,可快活了。

3、教师讲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就在他幸福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新朋友,这是谁?夜莺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三、讨论,拓展

师:喜欢这条一寸虫吗?为什么?如果给你一条一寸虫。你想让他量你的什么?

小结: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很自豪的地方,很喜欢地方,送你一条一寸虫,你想量什么地方就量什么地方。

篇7: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教案

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教案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紧张,要多动脑,想办法。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各种鸟的记录表若干、指偶一寸虫。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看看这是哪里?草丛里会有什么?

师:一寸表示一个东西的长度,请你们说说一寸虫有多长?(用手比一比。)

师:一寸虫到底在草丛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一寸虫能正确量出知更鸟的尾巴吗?

(评析:首先,通过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说说一寸的长度,并用手比一比,再结合老师出示的一寸虫,帮助幼儿了解了一寸所表示的实际长度,帮助幼儿建立一寸虫长度经验,为测量活动作准备。)

二、初次测量,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师:老师在桌上也放了知更鸟的尾巴,还有一寸虫,请你们去帮帮一寸虫吧,去摆一摆,看看用了几条一寸虫,算一算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

1、请幼儿俩俩合作,运用“一寸虫”当测量工具,依次摆放一寸虫,测量一寸虫的长度。

2、个别说说用了几条一寸虫,集体验证测量方法。

3、教师小结:原来知更鸟的尾巴长度是3寸。

4、师:你们在量的时候用了三条一寸虫,可是在那密密的草丛里只有一条一寸虫,怎么量呢?

5、介绍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一寸虫爬一次作记号,爬一次作记号,然后数记号有几个就是几寸长。

(评析:初次测量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的教育理念。在幼儿测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验证测量结果,学习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给孩子们很好的测量方法的引导和梳理。)

三、结合故事情节,开展二次测量。

1、师:知更鸟放走了一寸虫,这个故事就在森林里传开了。好多鸟都找来了,它们是谁?认识吗?

它们会请一寸虫量量什么?

2、二次测量要求:请你独自一人用一条一寸虫,运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上述三种鸟的嘴巴、腿和全身的长度。

3、师:三种鸟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呢?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组织幼儿给其他鸟类测量最钟爱的东西,通过实践操作,巩固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四、生生互动,开展第三次测量。

1、师:树丛里的鸟都有自己钟爱的地方,那你们有自己最钟爱的地方吗?你最钟爱身体的那个部分呢?为什么?请你和一个好朋友拿一条一寸虫,量一量朋友钟爱的地方有多长。

2、交流验证,你朋友最钟爱的地方有多长。

(评析:进行第三次测量,联系幼儿实际,引导幼儿给自己的好朋友测量最钟爱的地方,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并且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数学学习为有趣的游戏活动。)

五、再见,一寸虫——感受一寸虫的机智。

1、师:有一天,一寸虫碰到了一只夜莺,夜莺有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它要请一寸虫来量它的歌声,歌声怎么量啊?

2、教师小结:一寸虫听着歌声,量着、爬着,歌声听不见的时候,一寸虫就逃走了……

师:一寸虫以后还会碰到危险吗?

师:你们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危险,那你们怕吗?为什么?

(评析:美妙的歌声升华了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通过绘本本身的寓意,表达并感受着一寸虫的机智,而且更多体验了情感的要素,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多动脑子想出办法来,感受一寸虫的机智。)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篇8: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一寸虫》

大班科学游戏教案《一寸虫》

设计意图:

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一寸虫“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3.33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6.66厘米),记录表1张(如图),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

师:我们都看过、学习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

师:瞧,这就是一寸虫。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

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用一寸虫量东西的本领。这是一个包装盒,请你也用一寸虫量一量它的长边。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怎么测量,量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里。

3.幼儿探索测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进行小结。

三、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幼分享测量结果,发现问题。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为什么同样的盒子,小朋友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幼儿分享时,教师将结果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请不同答案的幼儿演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师:黑板上也有一个一样的包装盒,谁愿意上来量一量?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有什么问题? 应该怎样测量才正确?

3.引导幼儿沿着边测量。

师:大家看,包装盒的长边是哪一条?怎样做才能只量这条边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沿着包装盒的长边测量。)

4.示范测量,启发幼儿制作标记。

师:我量第二下的时候忘记要从什么地方接着量了。你们觉得应该从什么地方接着量?谁有好方法可以记录每次量到哪里了?(可以用记号笔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

篇9: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寸虫》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寸虫》

设计思路: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操作(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或许方法并不正确,结果也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以达到掌握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理解故事内容,喜欢一寸虫的机智,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故事中角色的局部图、用纽纽绳制作而成的一寸虫、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起兴趣

1.今天要讲的故事名字叫《一寸虫》。

2.你估计一寸虫大概有多长呢?

(设计思路:幼儿大胆自由猜测“一寸”有多长,既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情况,同时也让幼儿在猜测中体验乐趣,对故事充满期待。)

3.(出示图片)这就是“一寸虫”,是故事中的主角,让我们一起来听这个故事吧!

二、阅读故事,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尝试简单的测量方法。

(1)讲述故事第一段:一寸虫是森林里的小不点儿,谁也不把它当回事,它总是独自慢慢地向前爬着。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它,想要一口吞掉它。一寸虫说:“请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量错了我可要吃掉你。”

(2)操作:帮帮一寸虫,两个朋友一起,试着用一寸虫量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设计思路: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两名幼儿一起合作是为了让幼儿彼此学习他人的.测量方法,数量充足的一寸虫也为幼儿的成功测量作了准备,教师可从中观察幼儿测量的相关经验与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3)交流:你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通常幼儿会用三条一寸虫连接起来进行测量,如图)

(4)你们用几条一寸虫量出结果的,7

幼儿:我用三条一寸虫量出来的。

教师:这三条一寸虫是怎么排列的?

幼儿:一条接着一条,尾巴接着头……

(5)小结:我们用三条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一寸虫从知更鸟尾巴的顶端开始量起,它们挺直了身子,一条虫的尾巴紧紧挨着另一条虫的头,三条一寸虫首尾相接连在一起,知更鸟的尾巴刚好三寸长。

(6)一寸虫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顺利躲过了一场灾难。它能量尺寸的本领也被大家知道了,看!还有很多鸟都来找它帮忙。

2.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1)出示巨嘴鸟、蜂鸟、苍鹭,你们认识这些鸟吗?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虽然是个过渡,但仍然可以拓展幼儿对鸟的认知。)

幼儿:我认识巨嘴鸟。

教师:为什么它会有这么一个名字呢?

幼儿:因为它的嘴巴特别大。

教师:你们猜巨嘴鸟会让一寸虫量哪个部位?为什么?

幼儿:量嘴巴,因为它的嘴巴很特别。

幼儿:那个是蜂鸟。

教师:你听说过蜂鸟吗?

幼儿:它像蜜蜂一样。

幼儿:我在书上见过,它很小很小。

教师: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小小的身材是它最自豪的地方,它想让一寸虫量全身。量全身要从哪儿量到哪儿?

幼儿:要从嘴巴尖一直量到尾巴。

幼儿:还有一种鸟,叫苍鹭。

教师:(演示课件)苍鹭要求一寸虫量它的什么地方?

幼儿:腿、脚……

教师:腿和脚一样吗?哪里是腿?哪里是脚?

教师:苍鹭对自己的腿有多长很感兴趣。

(设计思路:演示课件时,可用记号明确标出需要测量的部位,帮助幼儿明确测量的路径。)

(2)操作:请幼儿为一种鸟测量它最喜欢的部位有多长,使用的一寸虫越少越好。

(设计思路:第二次操作的难度比第一次大,并且要求幼儿独立操作,桌上提供的一寸虫数量也不再充足,使幼儿有机会尝试用尽可能少的一寸虫来进行测量。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尝试更多的测量方法,如移动测量工具、目测等。)

(3)交流、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师:你测量的是哪一种鸟,测量结果如何?

幼儿:我量的是蜂鸟的全身。

篇10: 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习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

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banzhuren)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

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篇11:大班数学有趣的一寸虫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 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 问:“一寸有多长”

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1、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 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

(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四、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 ,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两个小朋友合作测量。交流测量结果

五、结束部分

讲诉故事的结尾部分,当一寸虫碰到夜莺,是怎么逃脱的。 (因为他有数学家的"脑袋,他能快乐的解决困难)。在今后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们也能快乐的解决,因为我们也有数学家的脑袋。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幼儿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平,愉快地学习;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篇12:大班数学有趣的一寸虫教案

活动目标:

1.对数学符号感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游戏。

2.认识“=”、“〈”、“〉”,初步学会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符号卡片若干(“=”、“〈”、“〉”“”“-”等)

2.自制数学图标一张

3.数学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字卡及数学符号卡,谈话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请来了许多朋友,请你们仔细看哪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把它们找出来。

小结:小朋友们认识的朋友可真多,现在屏幕上还有三个新朋友,我们还不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认识数学符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

(1)出示图片,认识符号。

①出示等于号的图片,提问:

这个新朋友,刚才有小朋友已经说出了他的名字,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等于号呢?

教师小结:等于号是由两条一样长的平行线组成的,它表示两边的物品或数字是一样多的、一样大的。

②同时出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图片。

师: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对双胞胎符号,请你们仔细看一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俩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一头尖,一头张开大口,像一只鳄鱼张开大嘴巴。不一样的是,前面开口,后面尖尖的是大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多、要大;前面尖尖,后面开口的是小于号,它表示前面的物品或数字比后面的要少,要小。

(2)尝试用手臂探索表示各种数学符号。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认识的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都是数学符号,而且它们都是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动动脑筋,,你们能用我们两只平平的.,像直线一样的手臂表示这几个符号吗?

(3)游戏:符号蹲。

玩法:教师和幼儿统一等于号、小于号和大于号的动作,幼儿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大家一起检验。

3.学习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师:刚才我们玩了好玩的符号蹲游戏,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这儿有一几张数学图表,上面丢失了一些数学符号和数字,请你们帮我在下面的答案栏中找出来。(引导幼儿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4.分组游戏

师:你们做得可真棒,真让我感到高兴。现在,我想请你们玩一个分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你们三个人一组合作玩。请你们自己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三个人一组,组合好的站到后面的点子上。

介绍游戏玩法:都组合好了吗?现在和你们组的成员拉拉手。小朋友们请看,这边的桌子上是刚才我们学的数学符号卡片,这边的桌子上是1-10的数字卡片。等一会,老师说开始后,我们每组的三个小朋友先到时这边的桌子上取找你们喜欢的两张数字卡片,分别挂在两个人的胸前,再一起到这边的桌子上取相应的符号卡片,挂在第三个人胸前。然后赶快调整位置,组合成正确的数学式。

5.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和数字卡片及数学符号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玩得真开心。你们好朋友之间合作的也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把卡片朋友们送回家休息休息吧!

活动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大家在看

查看全部「实用文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