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大学毕业论文怎么写?(精选14篇)6-7-81
简介:感谢网友“愚依丝”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你大学毕业论文怎么写?(共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教你大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
方法/步骤
1
毕业论文怎么写
在写毕业论文的伊始, 我们得确定好论文的选题,论文的选题非常关键,它贯穿我们整个论文的写作.一个好的论题应该是我们感兴趣的,资料好找的,同时选题不要太大,从小处着手.选题太大会增加我们后期写作的工作量,不利于我们论文的写作.
2
篇2:教你大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选好论题以后,就得开始搜集资料,拟写论文大纲了.论文大纲就是我们论文的构架和思路,就好像我们中学时写论文要拟个大纲一样.
3
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
写好论文大纲,接下来就是论文开题报告了.开题报告就含有我们我们选题的依据,论文研究方法,国内外文献综述,论文进度,还有参考文献,等等,这些都是为我们后期论文的写作做铺垫的.
4
毕业论文怎么写
以上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就得开始我们论文的初稿创作了.这时建议大家按照我们之前拟好的大纲,把论文分成几个板块,把相应的板块的资料放在一块.按照论文字数的要求规划好自己的各个板块的字数和内容.这样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完成,各个击破,最终完成初稿.
5
篇3:教你大学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初稿一般都包含: 目录,中英文摘要,引文,正文,结语,参考文献,致谢这几大板块.大家在写完后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遗漏相应的内容.
6
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
写好初稿就可以交给我们的论文指导老师过目了.接着就等着指导老师的回复吧.
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皆为本人实际文章,仅供参考
篇4:大学毕业论文
从《聊斋志异》简谈清代同性恋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提到:“杂说娈童之风始于黄帝。”[1]中国古代亦有三风十衍之说,三风之一乱风即“比娈童”由此可见。
同性恋在我国由来已久。
且同性恋,并不是男性的专利。
在汉代野史中即有废后陈阿娇贬居与宫中女官共寝同食状若夫妻的记载古人称这种行为为“磨镜”。
“男风”甚至在某一段时期内成为新潮甚至风雅的代名词。
及至雍正时期,爱新觉罗.胤禛上台,运用政治手段强化封建礼教。
颁布了第一部禁止同性恋的法案。
同性恋从个人的自主选择行为,变成了法律所限制禁止的。
而后西方思想传入我国。
但“同性恋”一词已成为大部分人避忌的存在。
而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虽于雍正之后,但社会环境尚未如后世一般,在政治及思想上对同性恋进行严厉的压迫。
因此,《聊斋志异》中包含同性恋也就不足为奇了。
《聊斋志异》中描写同性恋最著名的短篇,私以为应属《黄九郎》。
蒲松龄在这篇寥寥数千字的短文中讲述了何姓书生与狐妖黄九郎的爱情故事。
众所周知,蒲松龄本身尚儒。
性观念讲究男女交融,阴阳调和,以生育为大。
在作品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掺杂着对“同性恋”这一种于生殖来说无效行为的反对。
他曾于《黄九郎》文末判曰:“男女居室,为夫妇之大伦;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
迎风待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2]那么《黄九郎》一文中九郎为何生另觅佳人的情节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时候我们回顾一下何生初见黄九郎时的情景,何生对黄九郎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年可十五六,丰采过于姝丽”。
注意,作者在这里用了“姝丽”一词。
据《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所载:“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於众。”[3]可见,“姝丽”一词大多指代女性。
再观聊斋乃至清代时有关男风关作品,大多数亦将好男风的其中一方作为类似女性的形象来描写。
在清代同性恋小说《品花宝鉴》甚至提出了男子双方其中一人必须守贞的观点。
除了当时对男人“面若好女”的审美需求之外,弱者的一方长期担当着类似女性的角色未尝没有轻视的成分在其中。
且自古对男同较为宽容,但那也必须是在完成传宗接代,这一任务的前提下才得以成立。
例如明代的“契兄弟”,男子之间可以明媒正娶,但并不妨碍双方各自娶妻生子。
这一种关系是以女性权利的丧失为代价才得以成立的。
而《男妾》、《男生子》中男男结合则更像是上位者对下位者、强者对弱者的压迫。
这两个故事中的下位者和弱者实际上亦充当着女性的角色。
记得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人物一旦从作者笔下建立就不受作者控制。
有了自己的灵魂。
《黄九郎》一文中的人物亦如是。
诚然,作者对同性恋的态度决的这个故事的大致走向,但角色被塑造出来之后却不受作者的主观意识控制。
《黄九郎》及《封三娘》虽然有自身的局限性,但人物本身却让读者感受到另一种爱情之美。
《封三娘》的故事现如今仍有争论。
有人认为封三娘对范十一娘是叫深厚的姐妹情谊,也有人认为《封三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女同”的故事。
然而暂且不论封三娘对范十一娘的感情如何。
范十一娘末尾一句:“我乃狐也。
缘瞻丽容,忽生爱慕,如茧自缠,遂有今日。
”足以看出范十一娘对封三娘是有爱的。
那么为什么她还要安排封三娘嫁给孟生呢?我们可以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男性之间的爱情尚且被人非议,而在女性仅仅相当于男性的附庸品的情况下,两个女性想要在一起更是不容于整个社会。
为了封三娘能于这个社会立足,范十一娘必须、也只能够让她嫁给孟生或者其他合适的男人。
封三娘对范十一娘的感情又如何呢?个人更倾向于她对范十一娘也是抱有爱情的。
这份爱,甚至超出了她对丈夫孟生的爱。
文中,她自水月寺互赠信物后,因迟迟不见范十一娘乃至失望病倒。
范十一娘因兄长的轻薄而离去时,她伏床悲惋,如失伉俪。
就算是后来为嫁孟生而死,给人的感觉也更像是对“忠贞”的贯彻而绝非情爱。
事实上,在为孟生自杀之前封三娘也仅远远见过孟生一面,谈不上了解,更何谈爱情。
而文章后半部分封三娘暗中安排范十一娘与丈夫云雨,不争不妒。
与其说是迫于丈夫的权威、严守三从四德。
不如说是想通过范十一娘给孟生做妾来达到二人在一起的目的。
在古代,涉及女同的作品多有这样一个情节:二女互相爱慕。
最后通过共侍一夫来达到永久在一起的目的。
这背后潜藏着的是对女性的歧视,及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希望人们在面对同性恋群体时亦能持着包容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2]蒲松龄.聊斋志异.
[3]范晔.后汉书.
篇5:大学毕业论文
董永传说探微
董永遇仙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颗珍珠。
它所宣扬的孝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
遇仙故事更是在市井中流传千古。
董永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关于董永传说的研究很多,本文就目前学术界关于董永传说的一些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董永传说最早的可信文献
1.刘向《孝子传》或《孝子图》
《孝子传》或《孝子图》据传是西汉刘向所作。
原书已佚,目前可以看到资料的"均是后人转引或者编佚而成的。
五代句道兴《搜神记》和宋李昉《太平御览》转引董永传说,均称来自刘向的《孝子传》或《孝子图》。
但是,《孝子图》和《孝子传》文字出入很大,《孝子图》中写“其父亡殁,无物葬送,遂从主人家典田,贷钱十万文。”;
《孝子传》中没有典田这一说,且贷钱一万。
数目差别较大,如果是一人所作,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另《孝子传》中还出现“前汉”这样明显的不符合作者身份的字眼,由此推断《孝子图》或《孝子传》是后人托名刘向来写的。
另外,有些学者提到《孝子图》中董永是典田葬父,既然可以典田,为何还要卖身葬父?应该是贫无立锥之地,才卖身葬父的。
关于典田葬父这一点,我认为,在厚葬之风盛行的大背景下,或许是田地较少,典田的钱数不足以葬父,卖身葬父也不足为奇。
总而言之,《孝子图》和《孝子传》不能算作最早的可信的董永传说的文献资料。
2.曹植《灵芝篇》
三国时期曹植《陈思王集》卷二“乐府”《鼙舞歌》中第二首《灵芝篇》中记载的董永传说,是现存最早记载董永传说的可靠的文学资料。
很多学者都同意这一观点。
诗中关于董永传说的记载只有八句,但是却把董永靠借贷和为人佣作供养父亲,父亲过世后,债主逼门,董永无法还贷。
孝心感动上天,上天派织女下凡织布替他还债的故事交代得很清楚。
原文如下: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3.汉武梁祠壁画
董永传说最早的可信的文献应该是山东省嘉祥县武梁祠壁画。
画像中有董永的父亲坐在鹿车(独轮小车)上,一只手拿鸠杖,另一只手指向前方,旁边有“永父”二字;再往左,是董永,董永身旁地上有一个竹筒,董永手拿竹筒的盖子,回望父亲,听从父亲的教诲。
在董永的图画旁边刻有“董永,千乘人也”字样。
鹿车右后有一树,树右后有一个小孩在爬树。
董永的左上方有一只大象在田地里耕耘,右上方是凌空飞舞的织女。
二、从文人作品到民间文学的演变
对董永传说记载最详细的早期文献是干宝的《搜神记》。
干宝在《搜神记》中写到:“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父随。
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把董永卖身葬父和织女助织两件事交代得非常清楚。
同时兼具武梁祠中“鹿车载父”和《灵芝篇》中“织女助织”两个情节。
《搜神记》中的董永传说已经具备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较为成熟的故事结构。
文末,织女“凌空而去,不知所在”,点出故事悲剧性的结局。
从魏晋到唐朝几百年间,董永传说一直在发展,但是相关的可信文献却几乎为零。
唐代以后,董永传说明显分为雅俗两个传播方向。
雅的方面,文人依据实录的原则对董永传说进行转录,没有什么新意。
俗的方面,董永传说吸收了唐代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促使董永传说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代表作品是敦煌石室出土的《董永董仲变文》。
敦煌变文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藏从六朝到北宋初年的经书,共计三万余卷,是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发现的。
《董永变文》是其中一卷。
原卷被英国人斯坦因19劫往伦敦。
《董永董仲变文》共134句,七言韵文,一韵到底,有讲有唱。
变文仍然是以董永卖身葬父为主线,把织女路遇董永结为夫妻,织女助织,夫妻离别进行刻画渲染,情节曲折动人,吸引听众的注意,同时,新增董永和织女的孩子董仲寻母的情节,将孝子故事演变成了孝道和夫妻母子离别并行的故事。
但是,变文中缺失织女送子一段。
到了宋代,《董永董仲变文》发展成话本《董永遇仙传》。
在这里,董永由北方的农民化身为南方的知识分子,并新增许多人物,比如,董永卖身之家是一个傅姓人家,家中有个女儿叫傅赛金……大槐树首次在董永传说中出现,变文中缺失的送子情节,在话本中出现,同时寻母一节更加曲折神秘。
同时在“遇仙——送子”情节之间,新增了董永“得官”和“另娶”的情节。
整个故事情节更加丰满。
自此,董永传说的结构基本固定。
从宋元话本到明清戏曲,董永传说的故事结构,没有大的改变,只是一些情节上的丰富和发展。
建国之后,现代黄梅戏《天仙配》是对董永传说的又一有力改编,《天仙配》中删去了董仲寻母的情节。
把织女下凡的原因由原先的“孝感动天”改变为织女厌倦天上生活,思慕人间生活,爱上董永。
同时,加重了关于夫妻生活情节生活的描写,重点突出人性,突出人物对自己命运的反抗。
参考文献:
篇6:大学毕业论文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摘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都具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
民歌的传承和演唱代表着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对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取向。
因此,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民的整体音乐艺术水平。
本文从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探讨了民族声乐审美取向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发展趋势
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还有方言声调走向各有不同,所以不同民族民歌的体裁和色彩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陕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信天游的空旷凄美,西南地区的花灯调的婉转,云南汉族地区赶马调的高亢等。
在我国,戏曲、曲艺和民歌是人们最熟悉的三大民族声乐形式,其次还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等。
在时代发展下,人们对民族声乐艺术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与时俱进,以此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得文化需求。
所以,通过研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来提高民族声乐的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
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艺等形式都是广义上的民族声乐范畴,而狭义上的民族声乐仅仅指的各大音乐院校中教授的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在民间的民歌演唱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民间民歌演唱艺术的升华,并在传统民间演唱的基础上融合了由西洋引进的美声演唱方法,通过几代声乐家的努力,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因此民族唱法更加科学系统,也更加具有中国色彩。
我国的民族唱法通过真假声的配合以及丰富的语言传递出情感。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一)字正与腔圆的有效结合
在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中,字正与腔圆是首要的取向。
而且要先做到字正这一要求,在此基础上的腔圆才更有感染力。
随着我国民族声乐这门艺术的不断发展,字正腔圆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逐渐形成,是民族声乐艺术的最主要的审美取向,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在我国,民族声乐首先要求的是依字行腔,语言是一切美的基础条件,只有有了语言才有旋律走向,声音的存在才更有意义,我国的民族声乐才更有意义。
字正腔圆要做到字和声的完美融合,是审美的重要依据。
(二)词、曲、声三情的融合
声乐这门艺术要求声与乐之间的融合,需要词与音乐之间的有机结合,既能够通过词来表达情感,又能够通过曲调和声音来表达情感,因此,词情、曲情和声情的融合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之一。
词情指的是通过歌词来传递情感。
歌词的创作者在观察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感情,并用诗词将这种感情描写出来,听众就可以通过歌词体会到歌词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通过与曲谱和声音的结合,歌词所传递的情感将会更加深刻,更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曲情指的是通过曲调来传递感情。
曲谱的创作者通过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法来向听众传递情感。
因此,作曲就是利用节拍和旋律等方法来产生乐曲,并通过这些乐曲来向人们传递感情。
带有曲调的歌词和普通的诗词是有区别的,曲调往往更有助于词中感情的抒发。
因此,词与曲的相互融合更能够满足声乐的要求,更能够像听众传达情感。
除了曲情和词情外,声情也是出色的声乐必须具备的一点。
一个具有词和曲的作品是无声的,要依靠歌手的演唱才能够传到听者的耳朵中。
声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听众是否能够体会到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声情是否出色。
(三)声乐语言
词章、节奏和曲调是我国民族声乐语言审美的三大特点。
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优美的辞藻和动人的旋律的结合已经成为声乐语言的重要审美取向。
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韵味美感,这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文化的基础。
汉语具有声韵、对仗、顶针等多种修辞手法,具有清晰的音调区别、多样化的语气词、众多的量词,没有长短音之分,在演唱时可以根据需要对任何一个字进行声音的延长而不影响整体的意思。
节奏的需要是歌词诗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诗化的语言能够更加浓缩简练,更加整齐统一。
(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要广泛借鉴他人经验,以此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就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国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是由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演化和传承形成的。
例如,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注重字正腔圆,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依然保留了这种出色的审美取向,这就是古为今用。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华民族声乐家有了新的创作模式,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创作出了具有中西共同特色的声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好评,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的声乐艺术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家开始广泛借鉴他国的经验,以此来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这就是洋为中用。
这种洋为中用的方法,让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能够迈向世界,吸取国外声乐艺术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水平,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听众,使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妙之处。
目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广泛吸取古人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创作者的作品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体现了深厚的现代化特点。
二十世纪早期,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广泛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理念和方法,创作出了丰富的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这些作品已经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发展趋势
(一)逐渐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升。
为满足更多人的文化需求,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逐渐向多元化转变。
音乐艺术家既要紧跟时代步伐推陈出新,又要让我们体会到我国古老传统的音乐艺术,两者相结合达到弘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目的。
中国的音乐艺术家把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和西洋声乐艺术结合在一起,使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改变了以往单一化的特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并且不同的艺术家的融合方式、融合程度大有不同,因此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洋为中用的过程中更加的多样化。
同时当今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越来越返璞归真,归于我国最传统的民歌演唱,比如很受欢迎和推崇的原生态的唱法,现在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这是植根于中国人民根源的文化精髓,我国的审美趋势就是更加认同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并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创新。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愈加注重自己的文化需求,一些新鲜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对于那些新鲜的艺术形式,我们应广泛吸取经验,努力改进民族声乐艺术,使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多元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当今的民族声乐艺术家有使各族人民了解多种多样的民族声乐艺术的义务,此外,有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应广泛运用各种方法来弘扬民族声乐艺术,创造既符合时代要求又饱含中国特色文化的声乐,使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逐渐世俗化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视觉化、媒体化等审美文化的改变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逐渐世俗化。
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容易欣赏到民歌的演唱,打开电视机便能看到各类文艺演出,民族声乐艺术也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开始向世俗化转变,以吸引更多的听众。
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新鲜事物的需求,新民歌应运而生,这些带有强烈时代特点的民族声乐演唱被广大群众认可,例如歌曲《走进新时代》,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声音,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因此向世俗化转变。
四、结语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人民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在不断创新。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既弘扬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也广泛借鉴了国外的声乐艺术和理论,让中国的民族声乐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变化,并向多元化和世俗化发展,对民族声乐的审美越来越返璞归真。
通过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各民族人民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满足各族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爽霞.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J].北方音乐,,13:52-56.
[2]于鑫淼.当前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
[3]梁娜.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J].大舞台,2013,22:81-82.
篇7:大学毕业论文
重庆民歌演唱研究(1)
摘 要:重庆民歌《晾衣杆》,不管是行腔走韵,还是形态结构,都是典型的重庆民歌。
其结构精干,感情真挚,研究其演唱技术,可以对重庆民歌的演唱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重庆民歌;声乐技术;演唱研究;《晾衣杆》
一、引言
重庆,地处中国西部,长江、嘉陵江、乌江穿境而过。
重庆民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格趣味,但主要以山歌和号子为主。
我们研究其演唱特点,其实会涉及到诸多学科和诸多声乐技术。
学科包括:人类学、文学、社会学、音乐学等等。
声乐技术包括:呼吸、咬字吐字、共鸣、曲式、和声等等。
《晾衣杆》这首作品,有一定的代表性,音乐情绪起伏较大,旋律手法变化多样。
当然,演唱也有一定难度系数。
我们研究其演唱技术,能够更好让我们传承重庆民歌,传播重庆民歌,为宣传、文化、教育等政府部门提供理论依据,为大中小学生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音乐做一些基本积累的工作。
在研究手法上,采用先分析作品,分析其旋法、曲式、调式等基本理论形态,再从演唱技法上进行探索。
二、研究对象
本文以一首典型的重庆民歌《晾衣杆》为例,歌词:
打不湿来扭不干(呃),遮不住两双流泪眼(哪),衣裳只得半杆杆。
哥(呃)哥(呃),莫说竹竿不多重(嘛),妹儿抬起好心酸,好心酸。
乐谱(略)。
三、研究角度
这首民歌,速度中速,调式为商调式,拍子为2/4拍,但中间也有散板。
音乐一共6句,句句都有传统民歌的下滑音和倚音等手法。
歌词非常直截了当,表达了少女对情人的思念。
感情深厚真挚,让人潸然泪下。
音乐旋律以级进为主,力度变化较大。
(一)旋法
重庆,由于地处中国西部地区,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故其音乐有高亢的特点。
但不及陕北民歌的凄凉和悲壮,说得俗气一点儿,有些“井底之蛙”的小家字气。
不过,正是这样的音乐腔体,才有重庆人那种火爆的气势。
(1)第一乐节:4小节,从高音的do开始,直接下行四度,然后稳稳的在sol上回旋。
在第二小节,还使用了偏音fa,这在重庆民歌中用得不是很多。
第三小节,音乐继续以级进的形式下行。
第四小节,结束在re音上,带切分附点的形式,显得有些婉转、凄凉。
(2)第二乐节:以散板形式开始,一开始是高音的do连续级进,然后延长,关键是延长后还有下滑音,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呐喊之感。
本小节,一个散板,把音乐形象刻画得非常经典、深刻,犹如川剧中的高腔!当然,重庆由于历史原因,不管是川江还是川剧、川菜、川话,都受到四川的影响。
音乐就更不用说了。
第二小节,旋法围绕高音的re进行,有些西洋回旋音的特点,继续使用散板,目的是应和歌词“遮不住两双流泪眼”。
本小节结束音在do上,还使用了一个延长和下滑,让人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3)第三乐节:使用了传统的变化手法,一开始没有再延用前面两个乐节的正起,而是反其道使用了弱起节奏,音乐紧紧围绕re音进行。
第一小节同样使用回旋音模式。
第二小节,一个上行级进。
第三、第四小节,一个似乎像倚音式的长音,在长音上还运用了上波音后再延长。
(4)第四乐节:两声连续的“哥(呃)哥”,直喊得人柔肠寸断,有些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韵味,可能人类的感情色彩都差不多吧。
(5)第五乐节:一开始的弱起,有些同第三小节的感觉,在中音的sol上开始,不断的围绕sol进行,在结束时,还在短短的sol上用了一个弱起。
(6)第六乐节:还是弱起开始,音乐跳动比较大,节奏也开始多变,加入了切分、附点等节奏。
最后两个小节,有传统民歌的特点,连续使用了两个延长音。
(二)唱法
(1)第一乐节:一出来的速度要中速,力度也不要太强,气息要用小腹牢牢控制住。
声区几乎在中声区游荡,但演唱起来要注意把叙述的韵味儿表达出来,特别是“扭不干”的重复,要切忌两个“扭不干”应该在语气上有一定对比,注重语气的区别。
(2)第二乐节:笔者认为是最难的一句,不是它的音高,也不是节奏,而在乎它的演唱音,要表现一个少女对情哥哥的那种欲望。
多了,有些淫;少了,意不够。
在教学中,有时很难给学生描述这种火候,只有让其自己多读歌词。
两个延长和两个下滑,都要注意体现山歌的特点。
(3)第三乐节:难点在于结束音,一个高音的re,有延长还有上波音,可以试想《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感觉演唱。
建议最后一个长音可使用上滑音,这样的处理,应该更符合这一首重庆民歌的高亢、凄凉特点的。
(4)第四乐节:两个“哥哥”的演唱,要唱得人泪流满面,柔肠寸断,就是歌者最成功的表现。
那些微小的滑音和小跳,要多用重庆话的韵味演唱。
当然,要演唱好本句,也更需要理解重庆方言的特点。
(5)第五乐节:弱起的感觉和结束处的下滑音,都是一个需要仔细处理的地方。
声区尽管不高,但力度和喉头的控制还是依然重要。
(6)第六乐节:这个句子,注意速度的把握,主要是延长音和切分节奏的控制,建议在“好心酸”前换一口气,然后再缓缓的唱出结束的两个小节,以表达出那种婉转和深沉。
当然,或许,民歌演唱不需要像西洋歌剧那种有实景感,但本人建议,这样的民歌,其实是有画面的,有MTV般实景的。
需要发挥歌者的想象力,把重庆民歌的精髓唱在嘴上和心头。
四、结语
重庆民歌的演唱,有着与中国其他地区民歌演唱相同的地方,如:讲究乡音相调,强调地域音乐特点,注重咬字吐字,明确地区风格。
但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其民歌也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如川江号子,如薅草秧歌等等,都有其自身的演唱特点。
我们可以更多的从语言入手,从音乐结构形态方面来演唱它,相信不久的将来,重庆民歌的演唱,会更加有生机、有生气!
参考文献:
[1]张昕,文琪.巫山县传统音乐文化概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邹渊.重庆民歌中的衬词衬腔浅析[J].中国音乐,(4):190-192.
徐志摩政治观研究(2)
(摘 要)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同时他对政治也相当关注。
徐志摩向往英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希望中国学习英国先进的政治制度。
但是徐志摩厌恶资产阶级物质文明,他认为机器奴役着人,物质支配了人,实利主义淹没了人的精神情感。
篇8:大学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范本
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选题、团队协作方式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改革后的课程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效果较好。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创新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是学生获取工程技术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道,进一步提高收集技术资料和绘图、设计的能力,特别是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设计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题目各类过于单一,而且实践过程较为死板枯燥,缺少对学生创新性、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问题。比如题目往局限于机床刀架传动系统、牛头刨床等几个题目,训练内容大体上都是围绕系统方案的设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设计运动循环图、对凸轮或连杆机构进行设计等。方案设计完成后,缺少验证环节,学生无论方案正确与否,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没有得到调动。由于课程设计题目种类单一,往往出现全班或者半个班级的学生同时做同一个课程设计,这样导致部分同学自己并没有拟定机构或系统的运动方案,甚至有部分学生自己根本没有动脑而是直接抄袭,缺少主动参与的热情,更不用说通过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思路
针对传统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拟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设计过程以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等方面探讨教学改革,引导创新设计,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式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模式及方法。
(一)选题的多样化与生活化
选题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核心部分,不仅需要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设计得以顺利完成。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需要改变以往学生的设计题目均由教师给定的方式,采取教师引导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自主选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创新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指导书上的一般方法,规定几个大的方向,引导学生如何来进行选题。学生最熟悉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机械装置,可以适当的举些例子如来源于生活又能使生活更便捷的一些小的机械装置。比如为了解决城市或小区中家用车停车难的问题,设计一套节约场地、低投入、免维护等小型停车机械装置,达到空间利用率高、安全、便捷的目的。考虑农产品或水果采摘过程中存在劳动工作量大、作业范围广、触碰的力度控制要求高等一系列问题,可以展开辅助人工采摘草莓、菠萝、桔子等水果的小型机械装置的创新设计。这样不仅能提高水果的采摘效率而且可以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与采摘的投入成本。教师抛砖引玉,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然教师需要规定机构选型需要涉及几类机构。限制一定的时间,如一天内需要选好题目并制定初级运动方案,经过学生分组讨论后交由老师修改确认。对于没有选好题的学生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由指导老师为其给定一个题目,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能得到一定的训练与进一步巩固一些基本专业知识。
(二)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共同完成课题
要完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全部目标与要求,总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如果规定某位学生在一周内独立完成,这挑战无疑是非常严峻的。此外,现代制造企业对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日益看重,一个项目的"完成住往是一个大团队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迎合了现在制造企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中,不再强调独立完成任务。我们的设计方式为:根据自愿原则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的设计团队,每组确定一个设计题目。选题结束后,每一个组员都必须独立完成几项任务,各自完成的任务最终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指导老师对其题目、方案以及任务分配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从资料收集、选题、运用创新方法设计以及报告提交和电子版设计、计算机绘制图纸、PPT答辩每位学生需要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三)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为了更好的的发扬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肯定其创新成果,对创新较好的课程设计进一步进行跟踪指导与完善,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作品并可以参加比赛。对创新较好的方案可以申报实用或发明专利,学校或学院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果经费充足可以将实物制作出来参赛或展览等。学生的创新性想法或思维老师要大力支持,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积累,学以致用,如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收获更大。此外,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也将为我院参加一年一度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无碳小车比赛”或其它类型的比赛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总结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改以往设计统一题目的模式,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广泛搜集合适的课程设计题目,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程设计中,既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有利于引导学生结合创新设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倡导学生自主选题,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以小组为单位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满足现在企业需求。对创新好的方案鼓励学生动手加工出实物,使学生对机械制图、机械加工、互换性公差与配合有更深入的认识,书本上的知识得以巩固,学生收获巨大。
参考文献:
[1]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孙志宏,单洪波,庄幼敏,高志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改革机械原理课程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32(3):100-103.
篇9:教你如何写好毕业论文提纲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
(三)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
二、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
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二)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务部审查签字后生效。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7、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前,英文的在后。
8、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9、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符。
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
1
1.1
1.1.1
1.1.1.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24磅行间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
(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10、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11、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附文)。
12、附录。
13、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1.如何写好毕业论文提纲
2.毕业论文提纲
3.毕业论文提纲的编写原则
4.毕业论文提纲格式要求
5.专科毕业论文提纲
6.英文毕业论文提纲
7.电大毕业论文提纲
8.毕业论文提纲内容
9.毕业论文提纲样本
10.毕业论文提纲写法
篇10:教你如何快速写好毕业论文
其实毕业论文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写,我们毕业论文老师一般会给多个论点我们做选择,让我们有更多的方向去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其中一个去搜集资料,结合自己大学里学到的知识点及文章去写,那样就没那么难了。那么如何去开始着手呢
工具/原料
头脑以及你的笔
方法/步骤
1
首先我们确定好思路方向,拟一个合适的标题。标题是我们论文的重点,标题具有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特点。要想论文老师眼前一亮,那么标题就是吸引老师眼球的第一个闪亮点。
2
选择好标题,那接下来就是资料收集了即论文正文内容。我们该如何去写论文的内容?怎么收集呢?这个就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了。我们可以到图书馆去寻找相关书籍阅读,把自己需要的内容用笔记本摘抄下来。我们还可以在网上搜索种相关的文章,收集我们需要的部分内容,复制在一个空白的文本里,注意记得做好方便自己的备注。还有一种方法是去图书馆的阅刊室阅读本专业的刊报,把有用的最新的资讯,同样的摘抄下来,注意和前面的书籍的摘抄分开记录,以免自己后面分不清是书籍还是刊报上的内容。
3
做好资料的收集后,接下来就是资料内容的筛选和对比。把所有网上、书籍、刊报等收集到的资料集合在一起,进行筛选、对比。为什么说资料内容需要筛选和对比呢?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我们所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全都一字不漏地复制到我们的论文当中,所以我们只取其精华之处。
4
做好前面的准备工作后,整理我们的思路结合标题、整理后的资料及我们自己的观点,先写我们的正文内容。思路内容要清晰,井然有序的去阐述我们的观点,适当地列举一些真实的案例及数据更有说服力,正文内容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阐述不能一味的去摘抄复制资料,正文写好后就剩下摘要了。
5
接下来写摘要,摘要一般在全文完成之后写,摘要是对论文的简短陈述,它具有短、精、完整三大特点,一般是置于目录和正文之间。摘要是对全文的一个概括,所以要在正文完成后再写,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囊括正文的内容,写出来更具有鲜明性及概括性,这样读者不读原文就知全文。
6
写完摘要后,就要总结结论了,简单概括的总结一下全文内容。
7
补上目录、参考文献等,进行排版,那么论文也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8
最后自己把排版好的论文认真仔细的阅读23遍,看一下有没有阐述不明了,观点不明确,有没有语病等问题,进行修改补充。这样一篇论文不就完成了吗?
[教你如何快速写好毕业论文]
篇11:大学毕业论文答谢词
大学毕业论文答谢词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老师、###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老师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系统能够及时开发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篇12: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本设计是基于高校毕业论文的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论文的申请,上传,查看,评价,统计等一系列管理操作。采用SQLServer+MicrosoftVisualStudio10+ASP+C#做为开发工具,用户可以使用它编写可以运行VB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的以.asp为后缀名的应用程序,再用Internet服务管理器进行网页的浏览。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毕业论文;系统设计;软件
一、背景意义
如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近是亘古不变的潮流了,而且全国大学网络的正在以高速的发展节奏和社会潮流接轨,各种计算机网络化已经逐步取代繁琐的传统办公模式。大学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四年学习总结的最重要环节,我们完全有必要实现网路管理化,可以减少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工作时间和负担,让繁琐的毕业设计过程采用网络化数据库统一管理。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大大方便了学生、老师及学校管理员。社会科技在不断的革新,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获取知识的方式结构都发生了完全的更新和进步,传统的方式在不断的改变,这是社会发展的毕竟之路,也是走向未来的毕竟过程,所以使得各种传统方式得到不断的简单、方便和先进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然而在许多大学和高校里面并没有在毕业这一环节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所以这一部分的工作所有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然而人为的物理操作必定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大量的毕业生信息需要处理,工作量就十分的庞大,到处都是纸质资料,不易整理和保管,还容易丢失,另外最麻烦的是需要更新和修改的资料的情况,其次就是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关于论文进行的交流和联系都是线下的,会受到各种不定因数影响,影响这一环节的进度和质量。有着网络的基础,系统可以采用了目前十分流行的B/S结构和Web技术,使得操作交流都变得十分简单和快捷。最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完全避免人为物理操作的不足。
二、初步调研
浏览了各大类型和类似的网站,毕业论文管理管理系统,我同样采用了当前很流行的B/S结构来开发。
通过各个高校去实地考察,很少有大学开始使用此类系统来管理毕业论文。另外,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希望高校能完善此块的建设,来减少毕业生和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并且此系统会有效的减少学校在此类工作的成本。由于只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技术上的要求和开放难道并不是特别大,做好策划工作就好。所以完全可以由大学生和本校老师来指导完成。
最后我们考虑到费用,因为不是企业级的网站,而是校内开发,功能和维护性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记。综上所述,系统的开发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可行性都是相当高的。对于各大高校是值得去开放和使用的。
三、开发过程中问题
在开放过程之前,我们需要选择何种编程语言和环境。语言和环境的选取对系统的开发难度和时间长度都是有直接的联系的。为了减少开发周期,减弱开发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对系统做出需求分析报告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本毕业论文的.系统,是可以完成论文的申请,上传,查看,评价,统计等一系列功能的。那么采用SQL Server+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ASP.net+C#做为开发工具。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不提倡无模型的随机开发方式,不可以想到什么功能模型就随手开发什么代码,这样不规范的开发,不仅使得开过过程处于混乱,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系统开发效率。我们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经典的开发模型,典型的开发模型有:1.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2.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3.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4.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5.螺旋模型(Spiral Model);6.演化模型(evolution model);7.喷泉模型(fountainmodel);8.智能模型(四代技术(4GL));9.混合模型(hybrid model);10.RAD模型;我们要尽量避免原始老旧的开放模型,这样可以避免许许多多开发问题。但是要根据系统的大小,和开发的难度来做决定,有句话说的好杀鸡焉用宰牛刀,太多复杂的模型适合庞大的系统开发,然而用的一般的小系统上反而会增加开发难度。
参考文献:
[1]周名浩.科关于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J].才智,(12).
[2]刘志明.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10).
[3]陈小莉,刘君.基于Web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J].科技信息,(07).
[4]胡声洲,车燕兵.基于ASP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J].福建电脑,2009(06).
篇13:大学体育系毕业论文
大学体育系毕业论文
(摘要)中学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搞好中学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中学体育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并简要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价值;建议
1 前言
“体育”一词的含义是“身体的教育”,其英文全称是“Physical Education”,一般译为“体育教育或体育教学”,“中学体育教育”指的就是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中学时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时期,搞好中学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对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介绍中学体育教育的价值,指出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建议。
2 中学体育教育的价值
2.1 中学体育教育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中学体育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教师实施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身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2.2 中学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工具。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其物质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只能是天荒夜谈。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保证学习所需的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水平都处于最佳的状态。
2.3 中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源泉。
众所周知,人的精神状态是以身体这个有机体为基础的,毛主席早年就已深刻地阐明了这一辩证关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自先野蛮其体魄。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良好的意志品质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独立能力、自制力和毅力普遍下降,而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日本心理学家小林晃夫、松田岩男对体质弱、运动能力差的青少年与体质强、运动能力高的青少年作了比较。前者缺乏能力,不爱活动,不善交际;后者情绪稳定,活动能力强,适应性好,社交积极。许多研究都表明,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2.4 中学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
中学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取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品质。
2.5 中学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
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同学间的友谊并增加团结。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加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学习环境
此外,体育与文化、艺术等活动一样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学生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乐趣和快感,因而它也成为学生娱乐的一种形式。总之,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以它特有的教育方法、教育规律和教育效果,发挥着其育人的特殊作用,为学校和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学生。
3 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在体育教学思想上,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现今中学体育教育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忽视思想教育,重竞技、轻普及的现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成为“分数第一”,单纯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只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而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3.2 在体育教学的实施中,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中学体育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一般中学每学期体育课学时数为30多个学时,理论学时数只占总学时数的10%左右,即2~4学时,在这么少的学时里教师要把实践项目的理论基础讲清楚是很困难的。如果能够加大理论教学力度,在上实践课之前教师把相关知识做一定讲授,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就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课后可以自己去锻炼,提高自己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在体育教学的方法上,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今中学体育还存在着“灌填式”与“强制命令式”教学的现象,过分强调“教师中心”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搞“一刀切”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千人一面,一样的要求,一样的负荷。或者干脆来个“放羊式”,“一个哨子两个球,晒晒太阳吹吹牛”,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4 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4.1 转变教育观念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的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忌“分数第一”的短期行为。
4.2 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场地与器材的制约性。
4.3 改革体育成绩考核方法。
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调节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体育成绩考核应从教育评价出发,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水平成绩,更要重视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都能从评价中得到新的目标与新的动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4.4 以赛促教,形成传统。
中学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多种不同形式的竞赛。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无论赛会规模大小,都要经过赛前申办、赛前训练、场馆布置、赛前传播、竞赛开幕、运动竞技的过程,这一极具轰动效应的文化现象无不与体育有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相伴随,形成了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社会化效果。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到教学上来,而且将这些活动形成制度,形成风气,主要教材项目形成传统,有利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改变了下课铃声响,彼此不来往的体育教学现象,既可创造浓厚的体育环境,又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起到教学双赢的效果。
4.5 全面发展,强化德育。
中学体育教育在进行身体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强化德育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本身包含着德育,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例如,通过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风尚;通过集体项目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德;通过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耐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通过武术、体操等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 钱耀庭,罗映清.学校体育学.
[2] 邓恩周.中学体育教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 程伟航,罗勇智.浅谈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功能[J].体育函授通讯,,(4):19~20.
[4] 邹峰,周员汉.浅谈体育的育人作用[J].教学研究,7月:184.
[5] 蔺宾川.浅谈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教育园地,208月:98.
[6]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 王洪波.体育与德育并重的育人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68~69.
[8] 王红,王东桥,孙鲁.培养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0~541.
[9] 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6):829~830.
[10] 李全德.浅析云南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9,(2):184.
[11] 李敏.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1):119~124.
[12] 刘伟.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初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02,2(2):84~86.
篇14:大学创业毕业论文
大学创业毕业论文论文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创业型人才,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大批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快一起来看看大学创业毕业论文论文吧!
浅谈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
摘要:本文以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制度实施、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及相关物质资源不足的困境。并最终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提升学生对新事业创始过程的了解并帮助学生在创业生涯中做职业选择是创业教育的任务,此观点由美国学者HILLS提出。柯林博尔指出,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等,这是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教育的要求。彭钢认为,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并增强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指导学生在企业、商业等参与策划、活动的教育和事业心、探索及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高晓杰指出,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需要培养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及人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点,需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培养基地、完善培养模式及提高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意识、及实践能力来做好创业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第一,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逐渐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学科建设规划中。由于高等院校在此方面整体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建设的不完备及课程设置上的缺陷。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是停留在简单的指导层面,相关的系统性课程的开设基本上处于零状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以选修课开设、筹办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型比赛活动为主,却缺少必修性质的课程设置。很明显,只有部分学生可以接触到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对全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较的普及。
[1]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虽然体现了其应用性的特点,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却缺乏自身的创新和特点。其更多地强调理论基础课程或者完全按照教育部教学要求模式进行设置。因此,其自身有针对性的实践特色和实际的实习环节的成效性大幅度降低,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准。另外,较多的理论及基础课程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无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同时也不能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而降低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最终导致知识的实用性效果大打折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表现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短期社会实践活动及毕业生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因为缺乏系统的安排和整体性严格的考核,导致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仅缺乏连贯性,其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实践资源掌握的程度不足导致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学内容设置上的.问题。这种忽视实质性效果的后果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法达到标准。[2]
第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在理论基础方面的优势要大于其实践方面的经验。大多数教师的知识构造比较单一,无法达到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及多样化的标准。因此,在教师资源的扩充和培养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此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性教材不够丰富。专业性指导教材的缺乏不仅影响教师的授课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水平。[3]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第一,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强调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性,也要把创新创业课程深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因此,课程设置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整合:其一,案例课程设置,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分析课程,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问题的感性了解和认知。其二,跨学科、多领域知识的贯穿,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经济、法律、金融等学科知识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问题的理性认知。其三,创新创业课程必修化,即在课程设置中把创业课程由选修课的地位直接上升到必修课地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标准为课堂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的操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过程需注意。其一,强调课堂理论课程学习,体现创业课程的关键性,加强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度;其二,积极开展各类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验培训课程及相关的创业比赛、沙龙等活动,来培养并训练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三,加强企业实习及创业园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第三,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对现有的师资力量需要做到:专门化培训;多聘请企业创业者进行创业课程讲授;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与创业者合作完成创业课程及教材,提升师资对创业的实践认知能力;要求教师参与大学科技园创业活动及各类社会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2009(3).
[2]朱柏青.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
[3]杨晓宏.对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9(8).
[4]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