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大全

如何做好自身教学反思(合集12篇)1-9-58

句子大全 www.xuehanzi.net 2024-04-23 16:54 192

简介:感谢网友“歧冬菱”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如何做好自身教学反思(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如何做好自身教学反思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高效课堂”实施的保证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必须在课前下足够的功夫,备课不再是写写教案,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去认真钻研教材、会用教材、活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精心挑选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并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预习,教学生通过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经过这样的精心准备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二、优化精讲、精学、精练的时间安排,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高效课一般由精讲、精学和精练三部分构成。也就是说教师要精选教材,学生都懂的可以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也不讲,做到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的时间,提高课堂的高效益,让学生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做到精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灵活安排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做到精练。

三、学会运用教材是“高效课堂”实施的核心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学会运用教材,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发展。

四、坚持教学反思是“高效课堂”实施的延续

如何保证“高效课堂”的质量,重在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教师只有学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我们就必须重视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从杜郎口中学、江苏省启东中学等学校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看到了实施高效课堂所取得的成效。为了真正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我们要结合我校的师生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教材,做到对学生深入研究,对教材充分挖掘,对教师有效培养,走具有文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 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情景导入、学导结合、探究深化、总结反思”为主体的互动式高效课堂模式。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教学效益最好,从而促进我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篇2:《自身试一试》的教学反思

《自身试一试》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文章讲的是一个科学家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盛满水的鱼缸里放进一颗石子儿,鱼缸里的水马上漫出来了,假如放进去一条小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为什么?其他同学对这个答案深信不疑,回答的答案闹出了笑话。一个叫伊伦娜的小朋友觉得科学家的话不对,在妈妈的提醒下自身做了试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文章旨在让小朋友们通过读课文明白: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凡事要动脑动手,亲自试一试才干找到正确答案。

在教学时,我采用理解重点句子来突破中心的方法,顺利地完成 了教学任务。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反问句。第一句是妈妈的话:“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我采用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读,并出示句子“我们不该好好学习吗?”让学生理解这类句子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小朋友们很顺利地理解了妈妈的话的意思:想不明白的问题要自身去试一试。第二句是科学家最后说的一句话:小朋友,为什么你会认为科学家的.话全都是正确的呢?由于有了上一句理解的基础,这句话很快就被小朋友们解决了:科学家的话不全都是正确的。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话都写在练习本上,这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为了更深一层地理解,我鼓励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话的意思多读几遍,与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说说有什么感悟?课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小朋友们都津津有味地讲述自身的生活故事。

这节课重点难点局部用的时间并不多,但小朋友们理解课文的深度相当可观。语文课堂的知识点太多,我们不可能一一都能详细地讲给小朋友。在实用的课堂上,我们更提倡抓住一两个方面讲细、讲深,让小朋友们在在学习中有所悟,思想有所洗涤,能力有所提高。

篇3: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1、教师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的亲历行为,经验型教师一般只凭个人经验去一次一次地模仿过去的行为,好一点的也只是去模仿别人的行为。研究型教师则会不断从学生的角度去体悟教学过程,他会思考学生在想什么,学生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那样做;他会问问学生还想知道什么,还有什么看法。当然他也会观察学生做了什么,省察其为什么那样做。这一过程的观察是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去进行组织教学的,这样做的基础是教师首先把学生看作一个课堂生活中的主体,这一主体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学过程合理化的根本,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会使教师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学,也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角色地位。在这样的不断反思中,教师成长着、享受着,这样又形成了良性的教师发展动力,进而改变着教师的教学体验和认识,把享受教学过程作为乐趣,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研究教学积极性,建构了教学的生命享受意义: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生命体验,也是教师的生命体验,教学的双主体在生活体验中享受着生命的乐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

2、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观已物化为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等,忽视了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情境而生发出来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由差异而形成的,包括师生差异、生生差异、过去和现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呈现出来,在思想认识的激荡中、冲突中相互磨砺,从而进一步建构。这种教育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同时也转瞬既失。教师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才能把握住。这种横空出世的教育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这种教学资源的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从而成为研究型教师,“苟日新,日日新。”

从这个角度看,学校教学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教学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的眼睛。对于那些在早已设计好的教案和常规课堂内外突然出现的有效教育教学资源,尤其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捕捉,不断积累。

3、怎样让学生成为自主性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其实说白了,就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如何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学生达到自主性学习的标志是什么?

要让学生自主性学习,首先要放得开。长期以来,教师把持着课堂学习的话语权,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失语地位,学生思维的权利被剥夺,就变成了知识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结论性知识,根本没有参与到教学思维中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教师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的价值观。教师就认为知识就是结论,学生的任务就是背记结论,教学就是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结论性知识,学生的学习没必要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其实自主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暴露自己的思维历程,教师准确判断学生的思路是否符合科学的思维方法,及时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长期以来,教师都是把学生接受了多少结论性的知识,作为自己评价的唯一标准,用这一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生,从而把学生齐唰唰地用一个尺子量下去,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学困生”。其实评价应该从学生相对提高的角度去分析,只要这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某一个方面获得了成功,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就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前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评价的指导意义所在;再次,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师在语言上要注意其引领性和鼓励性。自主性课堂教学常用的课堂用语有“你认为……”、“你怎样来学……”、“你怎样评价……”、“你还有哪些问题”等。自主性学习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经常说:“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等,这实际上是说学生已经进入了一种“愤悱状态”。教师要慎重对待这种状态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在这种创造中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劲头。但也不是无原则地去赞誉一切。否则会让学生丧失评价的原则感。学生在这种亲历中,利用多种对话渠道(与文本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情景的对话),产生判断、顺应、建构。

4、教师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对话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教师的主动参与已经越来越显其重要性,有人这样说,“没有教师参与的教学改革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革”。教师如何参与教学改革呢?

教师主动参与改革,学校首先要从氛围上引领。经过前一阶段的新课程实践,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已有所认识,但其成果不很平衡:有的教师已经深受其惠,开展的轰轰烈烈;也有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校要创造新课程实施的强大氛围,要比刚开始课程改革时更加猛烈,才能克服由这种认识所产生的惰性的破坏,否则会倒退。其次,从教师教学成果上去催促,把教师业务素质与教学成果的评价权重加以调整,突出教师业务素质的地位,推动教师去探讨新的理论和理念。因为长期以来教学评价只是依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使教师的的发展处于遗忘的境地,教师发展长期停滞。

从校本教研上去规范。首先,校本教研是草根式研究,它把教育教学研究的根基植于教学实践者——教师中。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可以推动教师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其次,教师的理论学习是一种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的对话,教师把亲历的教学实践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比照、反思,发现自己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差距,从而体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而去主动地改进教学实践,这样就达到了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目的,并且使教师成长成为可能。

总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不断反思和学习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它途不坦。

篇4:一年级上册《自身去吧》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自身去吧》教学反思

《自身去吧》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本课的教学体现《语文课程规范》所提倡的尊重同学的独特感受,把读书和考虑的权力交给同学,让同学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1、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我在设计教学战略时,以读为本,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渎、指名读、合作读、分角色读、配音)体味课文语言,感受小鸭与小鹰不依赖家长,自身学会生活身手的决心和毅力,在读中对同学进行思维训练,启发同学提问题,激活思维,培养同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同学在读中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2、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本课设计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的情境创设,使小朋友们入情入境,激发了同学自主学习,自我表示的愿望。如同学在感悟课文之后的分角色扮演时,鸭妈妈在和小鸭对话中的温柔和鼓励的语气与抚摸鸭头的动作,都展示出了自身对课文的感悟。这些环节充沛体现了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张扬了同学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3、拓展延伸,培养想象:

在拓展活动中,结合本文特点,挖掘教材空间,给同学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的空间。如小鸭学会游泳后回说些什么。此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同学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如在感悟了全文后,在讲述自身最近学会的"一件事时,有的同学说:爸妈白昼工作,晚上还要做家务很辛苦,就在前几天他们做家务时,我悄悄地看着,现在已经学会了洗碗、扫地、擦地,我以后每天都要帮爸妈做家务。这一环节的设计即训练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同学树立自主思想,美化了同学的心灵!

4、注重整合,提高效率:

新课标提出,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同学在不同范围内的方法交叉,在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我的课件设计中,用“抢摘苹果”导入新课,激发了同学的兴趣,为感悟课文做了良好的铺垫,而生动的画面又活跃了教材,通过欣赏动画的形式,把整篇文章内容出现给同学。给动画配音这一环节的设计又促使同学在较轻松地进入角色,让同学乐此不疲,争先恐后地参与学习,也使其语气、语调更加贴切,阔动了小朋友们的多种感官,为语文增添了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篇5:对自身语文的教学反思

对自身语文的教学反思

我85年参加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当小学教师的妈妈向我提出忠告:“做教师的只有上好课,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于是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认真阅读众多的语文专业报刊杂志,吮吸知识的营养;努力回忆从小学到大学期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师长们的教学方法,寻求可资借鉴的教法;不厌其烦地翻阅大学中学过的《教材教法》课本,获得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好课标准:教学目标要明确,讲授内容要准确,教学组织要严密,教学方法应灵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努力以此来衡量、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不少新的理论、观念。

主要有:

1、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2、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

3、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并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教学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

随着对教学理论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愈来愈感到自己所谓的好课标准已是“昨日黄花”了,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观念已落后于时代社会的发展了。我不得不努力地去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归纳起来,我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弊端:

一、不敢超越课堂。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后对某一内容形成了兴趣,课后能够继续进行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学会”上升到“会学”、“善学”。我心里明白,超越课堂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但我没有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我只知道利用好课堂45分钟,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学完《龙宫索宝》《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刘姥姥游赏大观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小说之后,学生参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名著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如果能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的文学修养,那该多好。可是我不敢这样做,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些名著是“野书”,他们会不答应,学生哪有功夫看这种“野书”!所以,学了课文之后,几乎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中的最后一题迁移题,都被我用各种理由舍弃了。我现在的`语文课,除了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游泳”之外,课外最多布置一点读读、背背、抄抄的作业,不能也不敢让学生去广阔的课外海洋中遨游、驰骋。所以,学生们刚升入初一的时候,看看他们写的记叙文,眼睛一亮,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相当不错嘛!可是,初三快毕业了,他们记人叙事的水平和刚入初一时的水平相比,似乎高不出多少。我常门心自问,在初中三年中,我究竟给学生教了些什么?

二、不敢超越课本。

教师在教好课文诉基础上,超越课本,收集课本以外的材料,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也不敢。教学李大钊的议论文《今》的第四段“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总感觉作者的说理不仅抽象、难懂,还罗嗦、繁冗,这种劝人惜时的文章,文人墨客写过不少,就连学生的习作中,也能找出一些佳作,我真想自己找一篇文章让学生和李大钊的《今》比较一下孰优孰劣,但我不敢。《今》的第四段还是考试的重点段呢,所以硬着头皮和学生一起理解这一段的意思,讨论这一段的论证方法。又如《春天的脚步》一文,我内心的排斥情绪很强烈。这篇文章从头读到脚,大约过了十分之九篇幅,还没有看到“春天”两字,也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直到最后一段,才出现一句话:“我隐约听到一阵沉稳、急速的脚步声,这步伐与特区前进的步伐多么合拍”。我真怀疑这篇范文的原题是不是《春天的脚步》,我认为给文章题目换上《我的弟弟》或《弟弟的转变》,或者干脆换成“变”字作题目更恰当一些,活脱脱的一篇运用“嫁接术”移花接木的文章,可也还得挖空心思说好话,违心地说它中心突出,构思独特,因为我不敢超越课本。

三、不敢超越“教参”。

《教学参考书》本来是只供教师参考用的,可是现在众多试卷的命题者提供的答案都是一字不差地照搬“教参”,阅卷人也是依教参画葫芦,离开了教参的说法就不给或扣分,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也只是照“教参”宣科。如第六册郑振铎的《海燕》课后练习中有一题目:作者在写海燕之前为什么描述家乡春天的小燕子?我想“描述家乡春天的小燕子”这一部分是作者在海轮上看到海燕,勾起了他的缕缕的乡愁,使他自然地联想到家乡的春燕。按常规的思路,这一部分应该施在写“海燕”之后写,但文章开篇就写家乡的燕子,说明作者对家乡、祖国有浓浓的思念之情,另外,也显示文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可打开教参一看,参考答案是12字:“联想,引起轻烟似的缕缕乡愁。”我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透,怎么会这样回答?我想这个答案最多也只能算个“擦边球”,可我也不敢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也不敢引导学生去细加品味,只能把“参考书”上的答案抄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了。还有像《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晋祠》等不少课文,在分析段落层次时,时时感到自身的理解和“教参”的说法存在着差异,但自己最终不敢否定“教参”、超越“教参”,要么原原本本地把“教参”的答案抄在黑板上,要么只能签名稀里糊涂,蒙混过关,让学生去自由理解。

总之,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敢超越课堂,不敢超越课本,不敢超越“教参”。

我常常问自己:我投身到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去了吗?我跟上时代节拍了吗?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我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是扼杀了无数学生的聪明才智?我内心充满困惑。

我希望我的同行们不要存在类似我这样的困惑,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学会超越。只有学会超越,才能发展自我;只有学会超越,才能使学生发展;只有学会超越,教育事业才能大踏步前进。

篇6:对自身语文教学的反思

我85年参加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当小学教师的妈妈向我提出忠告:“做教师的只有上好课,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于是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认真阅读众多的语文专业报刊杂志,吮吸知识的营养;努力回忆从小学到大学期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师长们的教学方法,寻求可资借鉴的教法;不厌其烦地翻阅大学中学过的《教材教法》课本,获得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好课标准:教学目标要明确,讲授内容要准确,教学组织要严密,教学方法应灵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努力以此来衡量、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不少新的理论、观念。

主要有:1、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2、教学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把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

3、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并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教学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

随着对教学理论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就愈来愈感到自己所谓的好课标准已是“昨日黄花”了,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观念已落后于时代社会的发展了。我不得不努力地去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归纳起来,我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弊端:

一、不敢超越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启发后对某一内容形成了兴趣,课后能够继续进行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那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从“学会”上升到“会学”、“善学”。我心里明白,超越课堂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但我没有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我只知道利用好课堂45分钟,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学完《龙宫索宝》《烈日暴雨下的祥子》《刘姥姥游赏大观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小说之后,学生参中国古代、现代文学名著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如果能趁热打铁,鼓励学生的文学修养,那该多好。可是我不敢这样做,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些名著是“野书”,他们会不答应,学生哪有功夫看这种“野书”!所以,学了课文之后,几乎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中的最后一题迁移题,都被我用各种理由舍弃了。我现在的语文课,除了带领学生在课本中“游泳”之外,课外最多布置一点读读、背背、抄抄的作业,不能也不敢让学生去广阔的课外海洋中遨游、驰骋。所以,学生们刚升入初一的时候,看看他们写的记叙文,眼睛一亮,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相当不错嘛!可是,初三快毕业了,他们记人叙事的水平和刚入初一时的水平相比,似乎高不出多少。我常门心自问,在初中三年中,我究竟给学生教了些什么?

二、不敢超越课本。教师在教好课文诉基础上,超越课本,收集课本以外的"材料,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也不敢。教学李大钊的议论文《今》的第四段“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总感觉作者的说理不仅抽象、难懂,还罗嗦、繁冗,这种劝人惜时的文章,文人墨客写过不少,就连学生的习作中,也能找出一些佳作,我真想自己找一篇文章让学生和李大钊的《今》比较一下孰优孰劣,但我不敢。《今》的第四段还是考试的重点段呢,所以硬着头皮和学生一起理解这一段的意思,讨论这一段的论证方法。又如《春天的脚步》一文,我内心的排斥情绪很强烈。这篇文章从头读到脚,大约过了十分之九篇幅,还没有看到“春天”两字,也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直到最后一段,才出现一句话:“我隐约听到一阵沉稳、急速的脚步声,这步伐与特区前进的步伐多么合拍”。我真怀疑这篇范文的原题是不是《春天的脚步》,我认为给文章题目换上《我的弟弟》或《弟弟的转变》,或者干脆换成“变”字作题目更恰当一些,活脱脱的一篇运用“嫁接术”移花接木的文章,可也还得挖空心思说好话,违心地说它中心突出,构思独特,因为我不敢超越课本。

三、不敢超越“教参”。《教学参考书》本来是只供教师参考用的,可是现在众多试卷的命题者提供的答案都是一字不差地照搬“教参”,阅卷人也是依教参画葫芦,离开了教参的说法就不给或扣分,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也只是照“教参”宣科。如第六册郑振铎的《海燕》课后练习中有一题目:作者在写海燕之前为什么描述家乡春天的小燕子?我想“描述家乡春天的小燕子”这一部分是作者在海轮上看到海燕,勾起了他的缕缕的乡愁,使他自然地联想到家乡的春燕。按常规的思路,这一部分应该施在写“海燕”之后写,但文章开篇就写家乡的燕子,说明作者对家乡、祖国有浓浓的思念之情,另外,也显示文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可打开教参一看,参考答案是12字:“联想,引起轻烟似的缕缕乡愁。”我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透,怎么会这样回答?我想这个答案最多也只能算个“擦边球”,可我也不敢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也不敢引导学生去细加品味,只能把“参考书”上的答案抄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了。还有像《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晋祠》等不少课文,在分析段落层次时,时时感到自身的理解和“教参”的说法存在着差异,但自己最终不敢否定“教参”、超越“教参”,要么原原本本地把“教参”的答案抄在黑板上,要么只能签名稀里糊涂,蒙混过关,让学生去自由理解。

总之,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敢超越课堂,不敢超越课本,不敢超越“教参”。

我常常问自己:我投身到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去了吗?我跟上时代节拍了吗?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我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是扼杀了无数学生的聪明才智?我内心充满困惑。

我希望我的同行们不要存在类似我这样的困惑,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要学会超越。只有学会超越,才能发展自我;只有学会超越,才能使学生发展;只有学会超越,教育事业才能大踏步前进。教学反思《对自身语文教学的反思》一文

篇7:《在家也做好孩子》教学反思

《在家也做好孩子》教学反思

一、关于材料内容的选择

材料内容的选择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我们把“穿衣服、叠被子、洗碗、微笑”四幅图作为教学内容。意在让幼儿说出自己在家和在园在这几件事情上的不同表现。结果发现,这些事情对大班孩子来说一般都能完成,只有叠被子,因为园内是上下铺的床,安全起见,睡在上铺的孩子是不用叠被子的,睡在下铺的孩子是需要叠被子的,这对一部分孩子是不公平的,缺乏家园的对比性。“微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班内有几个性格内向的孩子需要这方面的引导。

二、材料的调整

统计表可以设计得再丰富些,内容可以涉及到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些细节,有可以让幼儿正视自己、认识自己并真正能够获得发展、转变的内容,让幼儿有选择比较的机会。如同样是衣服的内容,可以设计洗衣服、折叠衣服、自己穿脱衣服,拉练衫、套头衫等;同样是碗的图片,可以衍生出不剩饭菜、不挑食、吃完饭后自己放掉碗勺收拾整理桌子;再如洗手也是需要经常提醒督促的一个卫生习惯问题。在幼儿园由比较严格的要求和制度来保证幼儿的饮食卫生,那么在家里是否也能做到呢?这也是一个有很强对比性,值得孩子们去注意,去改正的一种习惯。

三、活动中的亮点

虽然本次活动的材料设计不是很完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有一些亮点值得自己回味。首先是孩子们想象能力的主动发挥。在讨论衣服图片时,很多孩子说“我在家自己穿衣服、在园也是自己穿衣服的”有的说“在家我不洗衣服的,在园我也不洗衣服的”有的说“在家我不叠衣服的,在园我有时候叠衣服的”正是孩子们对这些图片的"不同理解,才让我有了拓展材料内容的想法。

在讨论如何使自己学会叠被子环节中,思龙说“我在园里是叠的,可是家里的被子太大了,我根本叠不动”这句话大大提醒了我,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们不愿意做,而确实是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经过大家的讨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在家叠小被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被子,但是在生活中,似乎被叠被子这个听起来超呼他们能力的词,把孩子们堵在叠被子门外了。

四、活动体会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要紧紧围绕目标,突出要解决的矛盾、难点,这样才能做到物为其用。本次活动目标中隐含着“对比”这一概念,那就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在家在园有可能有显著区别的、针对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特点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后面的“改进”环节做铺垫,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在对比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欣赏自己的优点。让教学活动真正起到点金成石的效果。

篇8:英语反思 自身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英语反思 自身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身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1、认真进行备课。向老教师学习,力求备好、备精,做到活动形式多样,术语表达正确。在每个单元新授前同学生共同进行预习,对教材和提供的教案进行研讨,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2、改进课堂教学。我将继续对英语教学进行探索,⑴、确立课堂教学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⑵、采用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在活动中学、练、用,强调用语言做事,每个活动的展开要有情景,有语言,有过程,有结果。任务型的活动可以适当渗透其中。⑶、课堂教学中采用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3、加强课堂评价。小学英语课不是唱唱跳跳,玩玩乐乐,它的教学要求在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直接为中学学习打基础的。我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质量意识,要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到学生“学”的角度,要在研究学生如何学得好,记得住,用得活方面下功夫。既要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要研究如何进行检测性评价。

篇9:做好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的教学反思

做好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的教学反思

一、实验准备工作中的“四要”与“四忌”

1.准备实验要与实验类型相适用,忌实验准备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不同类型的实验对所用的器材、试剂的"要求不同,准备实验时要区别对待。如准备演示实验要选用专为演示实验用的大型仪器,以便使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和教师操作,增强实验的直观效果。而学生实验可选用一些小型或微型仪器。这样既可节约试剂用量,减少开支,又方便学生取用。2.要仔细检查调试,坚持课前试做,忌拿来即用

如滴定管要检查是否漏水;酒精灯要检查灯芯是否已烧焦,酒精的量是否合适;准备的器材不仅要仔细检查调试,还要课前试做,不管实验难易与否,都要坚持试做。

3.要考虑周到,准备齐全,忌丢三拉四

在实验工作中,往往由于某件器材,甚至一件小物品如火柴、药匙等未准备好,而给实验教学工作造成被动,影响教学秩序正常进行。所以,准备实验务求器材齐全,一切准备就绪后,还应对照实验通知单或教材再逐一检查一遍。如有的实验,需往小口径容器中装固体试剂,就需要考虑并具体检查药匙大小是否合适,有些易损器材,可多准备一套。

4.准备好的器材要放置有序,整齐美观,忌乱摆乱放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特别是摆放在实验桌上的器材用品,应进行简单的分类,同类摆放在一起,左高右低摆放。这样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仪器,并方便取用,使实验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准备实验常用技能技巧

1.配制溶液

实验室中配制溶液可分为四个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即先通过计算求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固体、量取液体,溶解后装入试剂瓶中备用。

2.制备气体

许多实验所用气体需课前制好,制备气体可分为五个步骤:①连接装置;②检查气密性;③加药品制气;④验纯;⑤收集。即首先根据要制备的气体的性质、反应物特点及反应条件选择制取装置,进行连接,然后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反应物制取气体,最后将制取出的气体经验纯后收集备用。

3.仪器的装配

准备实验时常要组装成套教学仪器,装配的正确顺序是:由下而上,从左到右,先主后辅。实验完毕拆卸仪器装置的顺序正好相反。

篇10:如何做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反思

如何做好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我对近几年的音乐欣赏的教学谈谈几点体会。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二、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对比教学,灵活多变地设计不同课型

1、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以某一题材为中心,将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2、以演唱(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音乐表演形式、内容、主题不同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3、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曲式结构或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四、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现才艺的舞台、生从师教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师生共营的课堂。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顺序渐进,重在参与,重在过程,有良好的结果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应以发展性评价的`方法去促进、完善。千万不要出现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理。并且在开放式提问题与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中,一定要以发展、激励、发现为指导思想,努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快乐,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能力,陶冶性情,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是不能“教”的,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教学机制主要不是依靠讲授和诠释的方式来进行。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致使我们在音乐欣赏课中必须重视体验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音乐欣赏课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可靠性、可检测性、服务性、易操作性,初中阶段正是开展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期,万万不可错过。

篇11:学习他人,做好自己的教学反思

学习他人,做好自己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朝露班的学员一起学习了两位名师的博客,我深有感触,也正好借此来对本月的工作进行深深的反思。

本学期我接任了一个五年级班和一个六年级班,而且这个六年级是一个新班(新班中男生31人,女生19人,听说需要辅差的人数比较多),对于我这个五、六年级都没有教过的老师来说,真的很有压力,而且工作任务对于我来说,从精神上就增加了不少。

刚开始接到这个消息,我内心是无比的焦虑和无奈,也很想去找领导说明我的情况和想法,但是后来转念一想,这个安排应该是学校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或许也是无奈之举也或许是学校人员安排中比较合理的了,所以我选择了默默的接受,并且安慰自己:不高兴也要服从安排,我何不愉快的接受呢?

刚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孩子们表现还不错,也许是对新老师的一种试探吧,在过了一个星期之后,班上男孩子多的这种调皮开始显山露水,可能我也没有像第一个星期那样用心的去备课吧,我渐渐的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本来两个年级,每天进课堂之前,我都需要把课本看一遍再看一遍,生怕进了五年级教室拿的六年级的书;每天备课我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生怕在六年级孩子们面前讲授的五年级的知识(虽然这样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过)。这样子,每天一回到家里,吃完饭洗完澡就直接躺床上睡觉,感觉特别累,当然也少不了有抱怨。

今天学习了两位名师的博客,其中张老师也是一位一线的数学老师,她有着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常常需要带领自己的团队主持各种教研活动,而且她是一个六年级孩子的妈妈,她的工作任务比我的多多了,压力相对于我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她却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处理得有声有色,她在她的博客中写到:“累的时候写写字,看看书,补补眠,小作调整,用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明天的工作中”。我想,这就是我与名师的差距吧。

其实,这样的名师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冯主任,她的工作任务不比张老师的少,整个暑假不是在外面学习就是在学校加班,孩子两岁多因为没人带只好狠心丢去幼儿园,妈妈生病住院不能亲自照顾,还要遭受家人的不理解。但是在她的工作中,从来都没有听她抱怨过,她是我们朝露班的班主任,常常要为我们策划学习的内容,不管有多忙多累,她都是微笑着面对我们;她还是我们学校的教研主任,每次有任务,她都会花时间把她能帮我们做的做好,每一周的周历,她都会做的`很精细,把有任务老师的名字用红色字体标注……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学校也还大有人在,我想,我该明白自己需要怎么做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我改变了对新接手的六(1)班的态度,下面和大家分享本月的的一个教学小故事:

本月经历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六(1)班9人不及格,这是在我从教五年来从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但是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甚至及格人数中还有人是抄及格的。

其实,对这个班我还是想了办法的,我坚持让孩子们做每日一练,学校有教研活动也努力让他们班参加,并不断鼓励他们,想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并且尽量和孩子们拉近距离,有空就和他们闲聊,问问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爱好等等,可是他们好像并不买账。课堂上虽然不是很吵,但是不听课的人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潜能生,家庭作业虽然能坚持做完,但是据我所知,很多孩子都是抄的。曾经一度,我对这个班失去了信心,不想上他们班的课,不想看他们的作业,甚至都不想看到他们。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在课堂上发了脾气,说了很多气话,并强调放学后全班都要留下来,可是那天下午正好有我们数学组的教研活动,并且那天正好是我上教研课,评课有些评的晚了,没有等到我去,孩子们已经放学了走了。后来班主任告诉我,其实他们在班主任宣布放学后还至少在教室坐了十分钟,直到班主任再次去教室宣布放学他们才走。听后,我心里有些许安慰,至少,他们还记得这件事。第二天的数学课,我特意提前去了教室,孩子们看到我进来,都往自己座位上赶,并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课前准备,等待上课,这时候我心里有了一份愉悦。在后来的课上,我向孩子们对于前一天说的气话道了歉,孩子们也以那一节课上的表现给了我原谅。就因为这一件事,整整那一天,我的心情都特别好。

我想,虽然班上的孩子很调皮,不听课,学习氛围不好,潜能生多,甚至有时候面对我还不理不睬,但是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烦恼的时候静下心来看看书,多学习别的老师方法,做好自己,让自己在教学生涯中尽量少留下遗憾。

篇12: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事情繁杂,要求细致,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下面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行为规范方面

开学初,幼儿对新的陌生环境会产生胆怯心理,来园情绪不稳、哭闹现象较严重。为了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和集体生活,对集体生活产生安全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进而喜欢“上幼儿园”,我们为幼儿创立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一直坚持以下两点:

1、在教学上,针对幼儿心理情况,我开展了以稳定幼儿情绪为主教学活动,提前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制作精美的教具。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做到课题与环境结合,让幼儿感受到上幼儿园的乐趣。还设立各种幼儿活动区域,并不断丰富材料。逐步建立了生活常规、游戏常规、活动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做到每节课后写评析,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进行总结。坚持写观察日记,捕捉教育实践中的点滴火花。而且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教具,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上课上的"得心应手。

2、在卫生保健方面,以培养幼儿各项生活习惯为重点,如: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毛巾、杯子,学习男女分厕的习惯,培养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漱口等良好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多喝水,对大、小便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照顾。

这些实践中我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以表扬为主,强化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对幼儿好的行为或表现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使幼儿能够更有信心,更积极地做好事情,最终达到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文明礼貌方面

有位哲人说过: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在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而在人们对知识、对学习、对教育重新进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不免令人深思。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家庭条件优越,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试着从文明礼貌教育入手,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和平共处。文明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我重点让他们知道养成文明礼貌的意义和重要性,让他们发自内心做到文明礼貌的要求。

三、在家长工作方面

我深知,幼儿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园联系是保证。在工作中,我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家园联系表、家长会、晨间午间接待时的谈话,及时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孩子在家的信息,使家长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

并结合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道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四、在师幼互动方面

师幼互动这是一个很广的话题。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它会一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发展、闪现。教师只有真正地爱护幼儿、投入幼教,才能更好地做到师幼互动。

在实践工作中,为便于工作简单、轻松,我会不自觉利用自己是“老师”的权威,对幼儿的行为采取控制、约束。以此来建构自己所要达到的整齐划一班级现象,或很好的完成某一任务等等。为了改正这种错误的做法,更有效地开展师幼互动的活动,从而实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我在这学期坚持做到了一下几点:

1、不断提高自身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及个别教育。平时我善于观察幼儿的某一个独立行为,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认识,和理解。我们还针对性对孩子进行教育,注重个体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幼儿进行个别谈话,特别针对那些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的幼儿,这样一来,班级师生的互动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我始终坚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而不是他们的“主导者”。只有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的放失地对幼儿进行指导,才能更好地做到师幼互动。

2、我持有一种开放心态为幼儿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我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接纳幼儿、研究幼儿,而不应只用传统的对不对,好不好这一标准去衡量幼儿,我改变了以往对他们行为的约束,建立、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充满想象空间和安全感的环境,允许幼儿有按自己意愿进行活动的自由与选择的权利,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活动的欲望。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注重多途径、多渠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3、学会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我经常对自己的工作加以反省反思,并根据自己反思的结果,采取加强或补救的措施。

五、在营造一个富有亲和力的班集体方面

老师每天用亲切的态度、美好的笑容迎接孩子甚至拥抱孩子,会让孩子感到亲切、开心;每天用手抚摸一下孩子,会让孩子感到温馨、安全;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会让孩子感到平等;用温和的语言告诉孩子:“你是个可爱的孩子,老师喜欢你、爱你。”会让孩子感到喜悦、幸福与陶醉……

当孩子身体不适或受伤时,老师要及时过问他、关心他、安抚他,必要时请医生处理;当孩子想家时,老师要安慰他并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急着去批评他、指责他、甚至惩罚他,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愿意改,知道怎么改。老师把人和事分开,告诉孩子“我依旧爱你。”例如,当一个孩子因为太喜欢玩“小汽车”而去抢别人正在开着的小汽车,而且在拉扯中俩人都受伤。老师发现后立即上前分开他们,(他们当中可能有人哭泣)先检查他们的伤处,如需涂药则立即给他们上药,然后待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时,再询问事情的经过。问明情况后,老师拥抱被抢者,告诉他:“你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对的。但当有人打你时,你要用手抓住他的手,或护着自己的脸,以免受伤。另外,如果你暂时不想给他,你就告诉他‘我再玩一会儿才给你玩。’”老师告诉抢车者:“你这样做是错的。以后不能这样做。”接着引导他跟别人道歉,告诉他下次应该怎样做。之后,告诉他:“你以后不做这样的错事还是好孩子,老师依旧喜欢你。”

老师以真诚的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打动孩子的心,肯定会换取孩子对自己的爱。师生之间有爱心灵就通,心灵通则好沟通、能互动。

大家在看

查看全部「句子大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