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弓折刀尽,读音为:[gōng shé dāo jìn]。这个成语来源于古文,出自《后汉书·耿弇传》,讲的是耿弇用“弓折刀尽”来比喻敌军的溃败。
耿弇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公元53年,刘秀被王郎(汉成帝的儿子)率领的追兵追上,情况十分危急。耿弇率领一支人马赶到,他见刘秀被围困在胡人营帐中,周围都是王郎的兵马,往来驰射,箭如雨下。耿弇忙带领一支人马从营寨的缝隙中冲进去,将刘秀救了出来。
这时,耿弇的兵马已少了一大半,回头再与王郎的军队交锋时,更是处处受制。忽有前哨回来报告说:“有几个军马从北边逃来,似有降状。”耿弇把这队人马带到阵前观察,果然弓箭袋撕破后只剩下一些断弦的箭矢,行装里只有一些鼓皮刀剑之类的东西,这说明那些人仓惶逃来时仓促中携带不起弓箭等武器,也拿不出粮食来了。
耿弇说:“好个支吾的绝妙办法,原来大家都在城里急着寻找这些东西呢。既然已经逃到这里把箭刀等丢光了,不妨我们就拿这个来对敌军打个大胜仗吧。”士兵听了主将的话都欢声雷动。这就是弓折刀尽的故事。
耿弇以巧妙的语言激励士兵,使他们在劣势下取得了胜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其困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