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时间休息
释义: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日不暇给,读音为:[rì bù xiá jǐ]。
释义为:形容事务繁忙,时间不够用。
出处最早出自于《资治通鉴·后汉书》:“天下方有事,帝宜进贤良,以慰斯民,不宜日不暇给。”
故事说的是东汉明帝时,班超帮助西域各国打击匈奴有功,被派往西域各国都护。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者带着礼物来进贡,明帝对西域各国使者来朝表示欢迎,但对汉、夷文化交流则不够重视。班超认为西域各国距离中原很远,往来一趟需要几年时间,来一次不容易,所以他不顾辛劳日夜接待各国使者,使进贡和来朝的人往来不断。明帝认为班超辛苦,对他进行了赏赐表彰。这个成语比喻事情繁多,时间不够用。
所以,“日不暇给”的故事可以总结为:班超在接待西域各国使者时,感到事情繁多,时间不够用。他日夜接待使者,使他们不断进贡和来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处理繁忙事务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日不暇给之势。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1、张老师身兼数职整天早出晚归,真是日不暇给。
2、张老师身兼数职整天早出晚归,真是日不暇给。
3、目前学习太紧张,很有些日不暇给之感。
4、你一人身兼数职,日不暇给,应该多找两个秘书。
5、近来单位事情真多,家里也出了点麻烦,忙得我日不暇给。
6、他调到局里以后,工作忙碌,日不暇给。
7、一人兼数差,则日不暇给,弊在废事。
8、今天下无事,而犹日不暇给者,良有以也。
9、于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
10、时间当且日不暇给,而对于赵单羽而言却可谓计日可待,万物没有绝对之分,均因人而异。
11、臣此异议,其来自久,日不暇给,未及榷扬。
12、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13、后魏爰自幽方,迁宅伊、洛,日不暇给,经籍阙如。
14、没有了往日的日不暇给,突然变得安逸的环境让亦凡从骨子里感到不舒服。
15、后周始基关右,外逼强邻,戎马生郊,日不暇给。
16、太祖南定燕赵,日不暇给仍世征伐,务恢疆宇。
17、疲耗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18、……画刻日不暇给,病倦交加,故将润格增加。
19、今虽日不暇给,岂忘本而道存邪!可共博议之。
20、自永嘉播越,爰托淮、海,朝有匡复之算,民怀思本之心,经略之图,日不暇给。
近义词: 日理万机 夜以继日
反义词: 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