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忘形之契”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意思是“两人感情亲密无间,犹如老朋友一样”。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末年。汉末年时期有一个叫徐稚的读书人,家中贫穷,但他很有才华,被当时的人称为“南州高士”。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在军阀混战中,曹操等人各霸一方,互争天下。一天,有一位客人在经过徐稚的家时,看见院子里晒着一些布匹,以为是徐家在贩卖布匹的货物,就打算凑一些钱来买下这些布匹。徐稚听了客人说的话后,便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商人。于是,徐稚便将刚才的话传出去,不久之后,果然有很多人来到徐家,他们都是想结识徐稚的。
这些客人有的是做官的,有的是富商,他们纷纷拿出钱财送给徐稚。徐稚不接受他们的礼物,也不收他们的钱财。他只希望他们能够离开他的家门,不要打扰他清静的生活。于是他告诉客人:“我之所以不接受你们的礼物,是因为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一见如故。”客人们听了徐稚的话后,都感到十分惊讶和敬佩。
徐稚的“一见如故”是指他和客人之间感情十分融洽、亲密无间。他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需要经过深交就可以坦诚地交谈,这就是他与人相处的一种境界。
所以,“忘形之契”也指一种与他人交往时的境界。当两人相遇时,可以毫无拘束地交谈,没有繁文缛节和礼仪束缚。这样就能更容易地打开彼此的心扉,建立起更加真诚、亲密的关系。
近义词: 忘形之交 忘形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