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释义: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谦谦君子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微子》:“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其中,“佞”是指能言善辩。“谦谦君子”指的是没有偏见、谦虚有礼的人。后来,“谦谦君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有礼貌、有修养的人,他们待人谦虚有礼,从不盛气凌人。
这个成语故事表明了孔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培养,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知识或权力。他强调“佞”即善于辩论、夸夸其谈的做法是不对的,真正的“谦谦君子”应该是注重实际行为,而不是空谈理论的人。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应该谦虚有礼、注重实际行为,而不是过于追求名利和权力。在现代社会中,“谦谦君子”这个成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人们要保持谦虚、有礼貌的态度,尊重他人,避免盛气凌人。
俺这等谦谦君子,须不比泛泛庸徒。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1、俺这等谦谦君子,须不比泛泛庸徒。
2、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
3、为人处事,应作一个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4、他的为人除了做事一板一眼外,绝对是位谦谦君子。
5、王教授真是个谦谦君子,充分表现出了长者的风度。
6、表面上他是谦谦君子,实际上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反义词: 害群之马,亡命之徒,称王称霸,专横跋扈,高阳酒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