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 十恶五逆" 成语的故事源于唐代**,它形容的是法律条文中罪恶和叛逆的极端严重情况。这个成语来源于《北史·齐本纪下》:" 十恶者,一者谋大逆,二者谋叛,三者恶逆,四者不道,五者大不敬,六者不孝,七者不义,八者内乱,九者造畜畜,十者其它。又曰: 凡谋反及大逆不道,不分首从,皆斩。"
"十恶"的内容是:谋反及大逆不道(不分首从皆斩),恶逆(不义、对父母的不孝顺),不道(杀戮人命),大不敬(非时祭祀及诽谤咒骂之属),不孝(对父母不供养),不睦(谋杀及卖父母、夫及夫之祖父母),不义(主使谋杀本属五品以上及职事官及部曲、客女),内乱(子女杀父母、丈夫杀妻妾、妻妾杀丈夫),以及造畜畜(奴婢蓄养以供宰杀)。
在唐朝,由于统治阶级的伦理观念日趋完备,所以"十恶"罪成为最严重的犯罪行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近义词: 大逆不道 罪大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