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怕以后没有个凭证。旧时契约文书的套语,常与“立次存照”连用。
恐后无凭成语源于郭沫若的小说《少年时代·初出夔门》,讲的是关于这个成语故事的一个情节:某先生经常恐后无凭,把自己显宦和做过教师的经历加以叙述证明。大意是说自己在二十岁以前还做了一点学问,曾因偷看小说,而将文公经受过之印板统统拿来焚化销赃,然后像好学生去诉告先生,坦白自首了。由此可见他的家庭教育很不纯正,因“文化了,学问就不断地求进步了”,把儿子之编遣是他处分的奏效了,没有一事不曾尊重妇人的同意,但是他宁愿赔儿子的一本教科书,以明其不责之至意。
至于“恐后无凭”这个成语的出处则来自清代文学家李汝珍创作的一部小说《镜花缘》一书。
因此,恐后无凭是一个源自文学作品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担心别人赶不上自己而没有证据或凭证。这个成语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自己努力追求某种目标或目标较高、不愿被超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