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行号卧泣,读音为:[xíng hào wò qì]。
释义为:因为饥饿寒冷而身体哆嗦,不住地哭泣。形容悲惨生活。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魏策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先生夫寡人使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在个小乡之入?”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在个小乡之入哉!夫千里者入,犹且不敢易也,况于夫寸土也?”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一再出言相吓,反而被秦王胁迫,生命难保之时仍毅然拔剑出鞘威慑秦王“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于是挺剑刺向秦王。
这个故事说明了唐雎在危难时刻敢于斗争、舍生忘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