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要价还价这个成语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原意是买东西的时候,买主要价高,卖主要价低,二者相互协商,达成一致。后来这个成语也泛指用某种条件要求和对方商量,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宋朝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卖东西的商人,经常到市场上摆摊卖一些陶器。有一天,一位客人看中了他的一个陶罐,询问价格后想要购买。但是这位商人觉得这个陶罐有瑕疵,不太值这么多钱,所以就和客人还价。最终客人同意了商人的价格买下了这个陶罐。客人离开后,其他顾客纷纷表示也想购买这个陶器,但当他们还价时,商人一口拒绝了所有的还价,并说这个陶罐的价格已经包含了之前的瑕疵的价值。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要价还价”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买卖东西双方之间进行讨价还价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价还价”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不再局限于买卖东西的情况,而是泛指在各种协商中双方相互要求降低条件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的情况。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双方在协商中讨价还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