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宾语;与“若”、“如”连用
释义:鲠:鱼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骨鲠在喉,读音为:[gǔ gěng zài hóu]。
释义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想说却说不出来。
这个成语来源于东汉.刘桢《公羊传》,其词悲矣,不至斩也。今左右讽诵之,累日骨鲠如此。原意为孔子逝后,他的学生哀痛之极,以至于不能顺利地发出哭声。后来借指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故事说的是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等国的境上受困,有几天没吃肉了。子路很不高兴,于是孔子劝子路:“从前晏婴生活困顿的时候,人家吃野菜,他也不忘祭祀后一定要吃饱。现在我们吃着家常便饭,却有怨言。别人饿得肚子咕咕叫时,你还想用忠言规劝人家,可能吗?现在咱们眼前饿着肚子,可心里还想着如何治国平天下大事,这样的心情比喝肉时的感觉还要好得多呢。”这时孔子又叹气说:“唉!连肉的味道都忘了,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吧。”
后来人们就用“骨鲠在喉”来形容心里有话,要说或想说的那种感觉。
但近来作文,避忌已甚,有时如骨鲠在喉,不得不吐,遂亦不免为人所憎。
◎《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
1、许多话,像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不吐不甘!
2、看见别人工作不认真,就如骨鲠在喉,非要批评劝诫一番,才觉得心里好受一些。
3、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夜色中含着泪规劝秀敏:他妈,有啥话就直接往出说。
4、每一个字,都如骨鲠在喉,却又被艰难的吐出。
5、吴大人,有句话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不知当说不当说?
6、这些消息使他如骨鲠在喉,耿耿于怀。
7、佐佐藏人一派灰溜溜的沮丧模样,犹如骨鲠在喉,却难以下咽。
8、突然,一道声音从墙壁内传来,那声音异常沙哑,仿佛骨鲠在喉似的。
9、学生虑事不周,不过确是对新政有异议,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10、令狐沧溟如骨鲠在喉、芒刺在背。
反义词: 心直口快,直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