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干:盾;戚:斧。朱红的盾牌、玉饰的斧头。原为古时礼器。后也作为仪仗之用。
**朱干玉戚是古代帝王诸侯等所执的玉质仪仗** 。这个成语出自《周礼·乐器》:“路寝门内之翣,丹朱楶栗,大路之虁,疏字(画),附下连上,其纽如武,葢有旗焉,以龙旗阳侯,鸟兽之帜亦然,其輹(鞶)有示焉,以丹朱玉戚,大其鞶(佩带)以章故也。”
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十分丰富。据记载,古代帝王的车舆礼乐极其讲究。车上的钟、磬、干、戚、旗等各种器物都有特殊的形制,比如路门内的画戟用朱色,虁上的纹理稀疏而衔接天子之位;輹上挂着红玉和干戚,用以彰显威严。所以只有王室最尊贵的人才能享有这种礼仪。
具体到典故中的朱干玉戚三人:
朱:这里指的是一御夫,曾是越王的陪臣。越王让他给王子当车夫,并按照太庙典章器物去训练王子驾驭车马礼仪等知识。
玉戚:一位铸剑名师,武艺非凡,被人称为戚君。后来为鲁国、卫国铸了两把宝剑。
戚夫人:项羽的宠姬,能歌善舞。刘邦见到戚姬后大悦,就废了太子刘盈而改立戚姬之子刘如意为太子。但因大臣们反对而作罢。
这三人各有千秋本领,但是最后的命运却是大不相同。所以后世用来形容朝代的兴衰无常与权力的角色分化带来的诸多变化,就像朱干玉戚三人那样不可揣摩的命运走向。
朱干玉戚,森耸以相参;龙旗豹韬,抑扬而相错。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一回
1、朱干玉戚,森耸以相参;龙旗豹韬,抑扬而相错。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