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入孝出弟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一个古代的故事,它讲的是春秋时期郯子的故事。郯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和兄弟之情,为了表示对国家的忠诚,他决定亲自到鲁国去进贡。鲁国的君主非常高兴,亲自迎接郯子并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郯子非常谦虚,他告诉鲁国的君主,他所知道的治理国家的方法都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到的,并表示自己的父母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人。于是,鲁国的君主就向郯子请教,郯子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事情都告诉了鲁国的君主。因此,后人就用“入孝出弟”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对父母的孝顺和兄弟之间的友爱之情。
在现代社会中,“入孝出弟”这个成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和兄弟之间的感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
◎宋·朱熹《〈小学〉题辞》
1、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 ◎宋·朱熹《〈小学〉题辞》
近义词: 入孝出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