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眼光象豆子那样小。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目光如豆成语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其故事源于作者和朋友在南朝古都金陵(今南京)一处风景,叶丞相答应为作者写一首词,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词中借古讽今,抒发作者的爱国之情。表达了作者抗金收复失地的理想,壮志凌云,但现实中却难以实现。这里“可怜”二字似乎是从“可惜”转化而来,更增添了悲剧色彩。全词含蓄巧妙,意味深长,以构思奇特、造语通俗、意蕴醇雅、风格明快而著称,成为千古佳作。读此词正处在困境中的辛弃疾心情本来是很沉重的,然而作者透过低沉悲壮的意脉,准确地把握住对手的心理,施以最强硬的报复,反弹力度极强。这种感情基础决定了词作的全部笔调具有强大的咄咄逼人的气势,极其成功地刻画了西北望天涯和战斗情结作主宰的人那种几近而立之年的壮心、豪气、悲慨和愤懑
目光如豆原形容人的目光如豆粒一样小气。后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现多形容为人处事眼光短浅,认识不到潜在的威胁和危机
总之,豆粒虽小,却凝聚着作者的苦衷与悲哀;目光虽小,却也折射出英雄的无奈与可悲。
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1、许多企业家目光如豆,只顾眼前利益而未能着眼于未来。
2、一个人要立足於长远,不能目光如豆。
3、我们不能目光如豆,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必须考虑深远一些。
4、难道你是那种目光如豆,又消沉,又毫无乐趣可言的类型?
5、你真是目光如豆,不然怎麼会做这种决定?
6、这个人是目光如豆,所以几年来事业上毫无成就。
7、但是一旦焦点转移后,他们会突然变得目光如豆。
8、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9、一个人如果目光如豆,日后必然会为现在的决定懊悔不已。
10、做事、想问题都要立足于长远,不能目光如豆。
11、目光如豆的经营者,势必会被淘汰。
12、总统肖像成日目光如豆影响办公室士气怎办?
13、那个目光如豆的家伙,未来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
14、这些目光如豆的人,每天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闹闹。
15、不要这样目光如豆,只看到鼻子尖下这一点点。
16、身为一个领导人,要从大处着眼,不能目光如豆。
17、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上,总理说他认为这个年轻人目光如豆,他需要长大,越快越好。
18、他这人一向目光如豆。
19、让孩子弃学经商打工,你这是目光如豆,要耽误孩子一辈子呀!
近义词: 一知半解 孤陋寡闻 井底之蛙 目光短浅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不识大体 一孔之见 井蛙之见
反义词: 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料事如神,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