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比屋而封,读音为:[bǐ wū ér fēng]。
释义为:意思是挨家挨户地受到别人的赏赐,比喻社会秩序安定,人不分贵贱,到处得到实惠。
出处《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公孙弘以头痛请归第,上曰:‘比屋而封,何忧于病乎!’”
故事:西汉时期,平津侯公孙弘出身贫寒,通过刻苦读书当上了丞相。他主张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汉武帝认为他处处为百姓着想,就封了他平津候。从此以后,他的家业十分兴旺发达。到了儿子这一代也当了官,孙子一代更成了名门望族。于是就有人称颂皇帝圣明,说这都是贤明的君主带来的福分。有人劝汉武帝说:“这不是皇帝的福分,而是您处处为百姓着想的德政啊。”汉武帝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随口讲出了了一句名言:“公孙弘、桑弘羊与我当年都要解手后才解下餐具的黄带子(内侍品级的标记),比起挨家挨户受到别人的赏赐(比屋而封),哪儿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后世多用“比屋而封”一词形容国家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臣推此以广其义,舜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而天下自理,由尧人可比屋而封也。
◎《晋书·段灼传》
1、臣推此以广其义,舜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而天下自理,由尧人可比屋而封也。 ◎《晋书·段灼传》
近义词: 比屋可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