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同“间不容发”。
“间不容缕”出自《后汉书·班固传》,形容与危机相隔极近,险象万分,间不容发。这个成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名叫蔡邕的人,他不但很有学问,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在京城洛阳,大官们都争着请他去作客,但谁也不敢请他到家里去作客,因为他爱提一些别人不能解答的问题,难倒大家。
一天,洛阳令想试试蔡邕的学问,派人把他叫到府里来,并拿出一小块破旧的丝织品——汗衫(相当于现在的背心)。他命随从在上面书写几行隶字,让蔡邕观看。蔡邕看后不觉哈哈大笑,因为他看出这块丝织品上面写的字是一首诗,诗的意思就是为洛阳令设宴庆祝的贺辞。可是上面诗句的结构,文句衔接十分紧密、完整。一般的才子佳人费了很大的精力恐怕都难以刻出来。由于原作者对书法下过深功夫,其诗文的词语排列整齐严谨在间不容缕的情况下能够不露行间的痕迹而被巧妙地刻在丝织品上。
洛阳令看后也十分佩服蔡邕的学问和书法水平。
后来人们就用“间不容缕”来形容形势危急或差错极小。
蔡邕还擅长弹琴,有一次他刚把琴调好就听到有人敲门,就边弹边走出门看看是谁,原来是好友董卓。董卓刚到门外就听到了琴声,琴声十分美妙动听。董卓也是个懂琴的人,听后赞叹不已。蔡邕这时感到十分尴尬,因为琴声已经泄露出自己刚弹过琴了。于是他马上退回屋内重新调弦再弹,这次弹出的声音董卓不太熟悉了。董卓这时已走到屋里坐下问蔡邕:“刚刚弹的是什么曲子?”蔡邕一时答不上来。董卓又问:“是刚弹的吗?”蔡邕这才支支吾吾地说:“刚才是小人在没有弦的情况下随便弹的。”董卓走后人们都夸赞蔡邕的琴艺高超。由于这次事件使蔡邕在刚好的间不容缕的情况下出了一次丑。
近义词: 间不容发 间不容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