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迅速改正错误
释义:形容改正错误快。
朝过夕改,读音为:[zhāo guò xī gǎi]。
释义为:形容变化快。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推其所为而已。”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贾谊传》,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若夫志人之所不志,达人之所不能达,何待天之所为?何待人之盛对哉!如病者之求药,不为不愈也。故君子所贵乎刚健者,贵其能胜己也;所贵乎柔顺者,贵其能胜人也。是以圣人之于天下也,心无定则,物不可论。惟静而自己定,然后能制动。至静无不自定者也。是以志过其力不待复而复焉;事过其力而待复焉不可得也。是以朝过而夕改,君子与之。
这个故事讲述了西汉时期的一位哲学家贾谊在给汉文帝的上书中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认为一个人要有是非之心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一个国家应该以刚健和柔顺为贵,不能朝令夕改。他以病者求药为例说明自己对于朝过夕改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要真正做到是非分明、知错能改是不容易的。这种朝过夕改的情况对人们的要求太过苛刻,很容易使人心神不定而混乱无序。贾谊的话表现了他的聪明智慧和正直高尚的人格,以及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此外,“朝过夕改”也可作为形容一个人行事非常果断,下决心之后迅速改正自己的错误。“夕改”与“朝过”的对比说明了一时的疏忽可能酿成大错,需要及时纠正。
总之,“朝过夕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美德,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醒和谦虚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近义词: 朝闻夕改
反义词: 死不改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