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恶居下流”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其故事如下:
禹开始治水时,走遍了天下,去向民众征求治水的办法。他看到天下到处是滔滔的洪水,无边无际,而民众都住在高地上,就想到要顺应水性,疏通河道,使水能够顺利流进大江大河,流入大海。可是禹的儿子启却对治水毫无兴趣,只贪图安逸,厌恶住在低洼的地方。他早就密谋策划,企图在治水工程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独霸一方。禹在年老时,决定挑选继承人,他看到夏后氏部落里,他的儿子启在民众中间享有很高的威望,就决定把王位传给启。这样,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职位,掌握了权力,最终导致了夏朝的建立。
禹的儿子恶居下流的行为最终成为夏朝衰落的直接原因。这个成语比喻道德低下却占据卑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