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儗,古通“拟”,比拟。同“儗非其伦”。
儗不于伦,读音为:yǐn bù yú lún。
释义为:拟:比拟,比照。不应比在同类人。指君臣之间应有界限。
成语来源于《诗经·郑风·将仲子》:“孰云其还,睠睠无兄。”又《周颂·敬之》:“天惟时求民主,乃大生之。有物有则,则得其位。”
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打算立骊姬为夫人。他让骊姬的子女当公子,又派人杀害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逃亡在外。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惠公派人刺杀公子圉。公子圉听说父亲要派兵来抓他,就赶紧逃到秦国。秦穆公送他一件礼物,并封他为君。有人问穆公:“公子重耳与公子圉有什么不同?”穆公回答说:“重耳贤德,只是礼节上不如公子圉。”这话被公子圉听到后,他就急急忙忙逃到赵国去了。
所以,“儗不于伦”也指做人做事要有底线,不要超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追求不该追求的东西。
故事中提到的主人公之一重耳,在春秋五霸中很有名气,他后来成为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励精图治,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晋国很快富强起来。他还召集诸侯国开会,订立盟约,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中很有作为的一位霸主。
总之,“儗不于伦”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底线,不要超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追求不该追求的东西。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近义词: 儗非其伦 拟非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