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计不返顾成语来源于东汉末年蔡文姬的故事。蔡文姬名琰,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才女和文学家。她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董卓控制东汉朝廷时,曾强行把文姬嫁给了虎豹骑统领蔡邕的卫士。后来,蔡文姬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好景不长,十八岁时,蔡文姬就被掳到了南匈奴,在匈奴国一呆就是十二年。
在异乡,她身为异族,却得到了匈奴人民的关心和同情,还学会了吹奏“胡笳”这种北方民族使用的乐器。在她二十二岁的时候,曹操派人把她从匈奴赎回,并为她安排了隆重的欢迎宴会,用宴会欢迎这位出色的女诗人。宴会上,曹操的一番气度恢弘、别出心裁的开场白让众宾士十分折服,全场欢声雷动。特别是当他提出要用宴会上的最高礼仪把蔡文姬还给大名鼎鼎的匈奴塞王时,让在场众人再次佩服了曹操的人格魅力与待人待物的亲和力。曹操要为蔡文姬重归故乡,与亲人在中原团聚创造条件,还特别提出要把蔡邕的一大笔藏书赎回来。他的良苦用心赢得了全场人的喝彩与赞叹。然而蔡文姬婉言谢绝了曹操的美意。
后来蔡文姬所写《悲愤诗》反映了她的真实内心世界:“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弹筝奋逸响,慷慨有馀哀。”她不计荣辱得失、不畏异族威逼、不计恩怨得失、不计个人生死安危,表现出了计不返顾的凛然气节和崇高境界。
后人用“计不返顾”来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
近义词: 计不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