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玩兵黩武成语来源于吴王夫差与晋定公争夺中原霸权,连年征战,吴国的兵士疲惫,土地大量荒芜,民怨沸腾**。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探听到吴王夫差北上与晋国争霸,国力消耗很大,觉得时机已到,便出兵攻打吴国,很快就夺取了吴国都城外围的夫椒。吴王夫差听说越军攻势凌厉,大败而回,又闻都城被围,只好向越军求和。
勾践觉得吴王已经不堪一击,如果乘胜即日进军,定可一举消灭吴国。谋士范蠡建议勾践慎重对待,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他分析说:“吴王虽然兵败求和,但仍然拥有精兵十万,而且土地肥沃、野战有利,若扼守险要,还很难对付。”
他进一步分析说:“当初大禹兴师动众,调集全国人力修筑九防之堤,把战争的祸水引向南方。如今吴国也有这样的防地。如果我们在吴国的西部山地、平原一带攻打他们,三面受敌,断其归路,困住他们。他们没有退路,必然拼死战斗。如果我们只在一处攻打他,那么吴国就有可能大获全胜。”
越军采纳了范蠡的策略,把军队分作三部分,先在吴军必经之地布置山地战术伏兵。接着在一处险要之处驻军驻守,使吴军不得前进。在阵地周边伐木造船、积粮草。由于秋雨连绵,粮草运输十分困难。越军兵士疲乏不堪。范蠡又提出撤军回国。他说:“现在我军疲惫不堪,正是强敌所期望的。他们见我军撤退,定会跟踪而来。”
果然不出范蠡所料,夫差果然率领十万大军跟踪追击越军。这时越军全部出动,摆开决战的阵势。夫差一见越军阵容强盛,知道大事已去,只得拔剑自杀。
后来,“玩兵黩武”这一成语便出自于此,用来形容滥用武力、不加节制、不知恤兵养民的人。